第六章  畜牧水产

时间:2004年02月26日 20:06    编辑/作者:佚名   4301

第一节  家  畜    

  一、生猪
  生猪养殖为传统家庭副业之一。解放前农户养猪缺医少药,疫情时常发生,养猪多是近亲繁殖,品种退化严重,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多在1、2年才出栏,经济效益低。各户平均年养1、2头,纯属自然经济,俗话说:“养猪不计本,零碎换整数”。
  解放后, 农民多是饲养闽北本地猪。 按毛色分为花猪和黑猪两大品种。1956年,在才岭村始创集体畜牧场,养猪90头。1960年初,社办才岭畜牧场搬到玉山,养猪300头;同年上屯、霞抱、阳泽等大队各创办百头养猪场, 全社存栏3098头(均属集体饲养)。1961年“瓜菜代”困难时期,纠正了“一平二调”之后,集体养猪场相继下放。1966年9月,阳泽大队在碓下办一个百头养猪场,从省天马种猪场,建阳地区农校引进“长白”、“苏白”、“中约克”种猪11头,进行良种杂交繁殖,发展集体养猪。1970年初,在“大养生猪”的号召下,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都办集体养猪场,存栏数升到8639头,其中集体1895头。1976年,最高达17468头(集体5901头),户均3.8头。1978年,阳泽大队在县财办、畜牧兽医站的支持下,在后塘地建了一座半机械化大型商品猪场,养猪800-1000头。因饲养员吃“大锅饭”, 造成有小猪进栏无大猪出栏现象,未能收到经济效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体养猪经营形式被养猪“重点户”、“专业户”和“联合体”所取代。1985年,有养猪重点户32 户, 养猪927头。专业户6户,养猪560头。有“联合体”一个,养猪780头。
  1981年后,专业户从外地引进“中约克”、“杜洛克”等良种, 利用配方饲料喂养,多养肉猪,也养母猪。乡兽医站饲养“杜洛克”、“中约克”良种公猪2头搞配种,培育优良杂交猪崽。
  1989年底,县畜牧水产局、县副食品基地领导小组把后塘村列入县母猪生产重点基地村,畜牧局无偿赠送纯种闽北黑公猪一头。后塘村委会在县畜牧水产局帮助下,采取经济补贴、饲料照顾、代引良种、防疫治病等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饲养母猪的积极性。1990年,后塘村母猪存栏数由63头增至124头。
  1994年初,西边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成立了规模经营的“西边畜牧饲养经销公司”,新建猪舍2座,年养猪2482头,当年出栏982头,获利11万元,后承包给个人饲养,经营不善,导致亏本下马。
  1996年全镇养猪15333头,其中养猪重点户7户,养猪42头。
  二、耕牛
  耕牛为水稻区主要畜力,解放前耕牛由少数农户饲养,归私人所有,牛主收租钱和租谷,农民除付牛租外还要搞好承租期中耕牛的饲养保健工作。解放后宣传毛泽东“牛是农民的宝贝”的指示,耕牛受到了各级政府的空前关注,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互助合作初期,耕牛仍属个人所有。1956年高级社时耕牛折价入社,此后一直属集体所有。几十年中每冬秋末各生产队沿用历史习惯蒸当归来雷米酒给牛饮用,即使在粒米如珠时代也是如此。60年代每头牛要酿一坛红酒,公社专项分配几两当归,几斤冰糖,寒流、大雪时,工作队组长、大队主干要检查牛栏,安排当归酒、冰糖(有的在冬未时)喂牛,保其温体过冬。就这样,使牛得到大量的发展,各生产队养牛均在 5 头以上, 多至十几头。1965年阳泽大队就有大小水牛111头。被评为“水牛之乡”。1964年, 魏金水省长亲自为该大队出席省先模会代表披彩戴花。这一时期(直至70年代)可谓耕牛的黄金时代。1981年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原属生产队集体所有的耕牛,都折价卖给农民。春耕时,有的农家责任田少,就用锄头翻土。租牛犁田的户数不多,很多耕牛被卖掉。
  历史上养牛最多是70年代。1975年存栏850头,1985年下降到158头。1996年只剩52头。
  三、羊
  解放前只有零星农户饲养肉用山羊。1978年,小桥、富井、霞抱、百丈大队兴办了养羊场。肉用山羊存栏1032头。后因草场受限制,羊群破坏苗木严重,1980年,陆续出卖或宰杀。1994年,羊肉价格提高,又有部分农户开始饲养。1994~1995年初,小桥、西边、富井、高门、大丘、霞抱、后塘等村群众先后从迪口、江山市购进羊群饲养。1995年,有山羊16群,290只。1996年20 群,748只,加上农户零星饲养,全镇约养山羊1000只。
  四、兔
  解放前后较多饲养肉兔,作为家庭改善生活之用。1984年,养长毛兔 445只。有6户饲养20只以上,计287只,其中矮林村詹进如兔场养有安哥拉长毛兔145只,西德杂交长毛兔6只。1985年,由于兔毛价格下跌,专业户长毛兔贱价出售,年底只有141只。1985年后,家庭饲养肉兔有所发展。1996年底, 肉兔存栏2075只。

第二节  家  禽    

  一、鸡
  无论解放前后,几乎每家每户都养鸡,多则十几、二十几只,少则3、5只。本地传统鸡觅食和抗病力强,肉味鲜美,但生长缓慢,产量少。解放初,农户积极养鸡,发展家庭副业,后来曾一度受到限制,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1964年,全社养鸡8160只。1985年31615只,其中专业户4户,2400只。专业户以饲养土种肉鸡和浙江肖山鸡为主。 里长坑专业户叶家洪饲养土种肉鸡1300只,养雏鸡500只,成活率96%,每只1.2~1.5公斤。
  90年代初,小桥阳泽、上屯、洽历等村出现养鸡专业户,但规模都不大。小桥村村民罗玉进从浙江购进依沙蛋鸡1000只,由于饲养管理、消毒、防疫措施没有跟上,蛋鸡发生鸡瘟与禽霍乱综合感染,病症迅速蔓延全群,死亡 200余只。经乡兽医站采取紧急措施,才把鸡瘟病控制住,但蛋鸡产蛋率下降,造成亏本下马。1996年底,养鸡22700只,其中专业9户,养肉鸡2780只。
  二、鸭
  家庭养鸭的传统品种有全番鸭、半番鸭、水鸭(蛋鸭)3种,80 年代初后新引入北京鸭,每户一般5~10只。全番鸭一般都放在庭院里与鸡混养,半番鸭、水鸭多为户外饲养。群鸭属季节性专业放养。1983年,8个专业户,养鸭 1138只。1985年,62个专业户,养鸭13560只。其中饲养鸭500只的有6户。1996年,专业户达42户,共养鸭18251只,其中养蛋鸭14户,养鸭4981只,养群鸭28户,共养肉鸭13270只。
  三、鹅
  养鹅是本镇农户传统家庭副业,数量不多,农户多则10余只,少则3、5只,大都集中在靠溪河、池塘的乡村饲养。1972年10月,公社兽医站为更新传统品种,特从广东汕头引进狮天鹅良种200只,让阳泽妇女耕山队专人饲养, 由于集体饲养缺乏责任心,饲养管理不善,造成大批死亡而告终。1985年5月, 县科委与县供销社等单位大力推广活拨鹅毛,小桥村胡台村民林振和饲养闽北白鹅160只,但因鹅毛收购十分挑剔,而且鹅毛价格不稳,一年后也停止饲养。
  90年代养鹅没出现有专业户,全镇以零星家养为主。1996 年 , 全镇养鹅1362只。
四、牛
  1996年6月,镇畜牧兽医站在大夫岭利用旧道班废弃仓库改建牛舍, 建立肉牛养殖场,先后从仙阳、小吉引进浙江江山黄牛及秦川黄牛42兴进行饲养,但由于牧草缺乏,饲养管理经验不足,牧工责任心差,加上牛肉销路不畅,导致牛场亏本下马。

第三节  淡水养殖    

  古代本地没有淡水养殖行业。人们食用的水产品主要靠溪河池塘天然生长,捕捞获取。解放前平原乡村有些零星池塘养鱼。
  解放后,富井、上屯、阳泽、霞抱、后塘等村,有少数村民利用房前屋后,菜园边角,挖口小塘,零星饲养草鱼。供家庭年节食用,及馈赠一些给亲友,出售比较少。1972年,阳泽大队兴建镯坑水库,投放鱼苗2万尾, 由于管理粗放,产量很低。1979年,养鱼最多有鱼塘94亩,产量4.7吨。1983年, 县畜牧水产局投资4.9万元,在上屯掌文村建立温泉越冬鱼苗养殖场, 挖掘温泉鱼塘20口,放养各种越冬鱼苗35万尾建立了鱼苗圃。1985年,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养鱼得到迅速发展,不少农户将部分稻田改为鱼塘养鱼。全乡共养鱼 513亩,产量94.95吨。
  80年代后期, 大力推广池塘养鱼技术。 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聘请专家为240多养鱼户培训科学养鱼技术。 上屯村鱼苗养殖户熊桂芳参加建阳地区池塘养鱼技术培训班后,租借上屯公路边连片稻田27亩,挖塘养鱼,并从梅县引进草、鲢、鳙、鲂等四大家鱼鱼种进行水花培育鱼苗405万尾, 不仅满足了本镇各村所需鱼苗,还支援外乡镇发展养鱼。
  90年代初期,淡水养殖业开始向名优特发展。1991年, 后塘村民周章生利用一亩责任田,饲养甲鱼(鳖)120只,用人工孵化稚鳖获得成功, 当年卖幼鳖收入6万元。1993年在周章生带动下,后塘村发展养鳖户12户,养殖24亩, 饲养亲鳖2400只,孵化稚鳖2吨,总收入达90多万元。1996年, 甲鱼价格大落,饲养甲鱼开始滑坡。后塘村也只剩周章生一户,养殖3亩面积,放养亲鳖400只,产量450公斤,保本经营。
  1994年由镇经联委对外引资,分别在南田、大丘、上屯建立3个淡水鳗养殖场。小桥南田桥兴养殖场,养殖14亩,放养27万尾,产量65吨;大丘海山养殖有限公司,养殖15亩,放养30万尾,产量80吨;上屯隆兴养殖有限公司,养殖15亩,放养32万尾,产量80吨。1996年,国际鳗鱼市场疲软,养鳗业经营效益不很好。

第四节  防  治    

  (一)畜禽防治机构
  解放前,没有兽医防疫机构,只有零散在民间的阉猪手。
  1955年,小桥区选派人员到县学习兽医防疫技术。1956年,县派专人配合区乡到各村开展猪禽防疫。1958年,成立小桥公社兽医院。又派3 人到县学习兽医,加强了兽医防疫力量。当时,兽医院自制出猪瘟疫苗,为各大队的生猪接种防疫。1961年底“瓜菜代”困难时期,兽医院撤销,并入农技站。1963年,农技站内设家畜检疫检验站。是年有建阳农校畜牧兽医毕业生分配到农技站任专职兽医干部。1965年下半年,成立家畜保健站,各大队也相继成立兽医保健室,聘任赤脚兽医员,经过培训配给保健箱,形成了社、队家畜防疫网。1970年,改称“公社畜牧兽医站”。1981年以后,兽医站又增配3 名兽医中专毕业生,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兽医技术力量。
  1984年初,乡兽医站成立生猪人工授精站。从天马、邵武引进“中约克”、“杜洛克”良种公猪各一头,人工授精523头,受胎率都在90%以上。
  1985年1月,兽医站设立了畜牧水产技术咨询服务部,编印一套通俗易懂,有关猪、鱼常见病的防治,家畜家禽饲养管理方法的资料。1986年,兽医站设立兽医门诊部。解决群众养殖中缺医少药的难题。1996年,兽医站共有兽医员和检疫员5人。
  (二)畜禽防治情况
  解放前饲养畜禽没有进行防疫防治,农家猪病发生,靠自己找些青草药喂治。迷信者,则祈求神力保佑,或沿陋俗在猪栏门上贴“符”,挂妇女内裤以镇妖;有的农户只好听天由命,任其存亡。鸡鸭瘟疫则采取关栏隔离饲养。
  解放初期,县畜牧兽医站组织人员到小桥各村进行家畜家禽防疫,并查知小桥地区造成猪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气喘、传染性胃肠炎、仔猪白痢等。鸡病有鸡新城疫、小鸡白痢。鸭瘟有禽霍乱、鸭瘟、雏鸭病毒性肝炎等。
  50~60年代期间,农户对生猪防疫仍然认识不足,每年春秋期间,公社兽医站组织防疫队下村进行猪瘟防疫,农户不是把猪藏起来,或放在山上,就是把猪舍门锁起来。甚至有的妇女手拿扫帚、竹杆守在村口,不让防疫人员给猪打防疫针,当时猪疫密度很低,只有30-45%之间。1963年8月间, 小桥大队暴发猪瘟病,两天就迅速蔓延至各自然村,发现病猪465头,占存栏数60 %,死亡381头。病情发生后,领导亲自动员工作组、党支部具体组织, 全面采取紧急防疫措施,包括猪瘟疫苗防疫注射,猪舍消毒、隔离病猪等。经过半个月紧张工作,终于消灭猪瘟,并继续派驻专职管理畜牧业干部,帮助大队完善防疫措施。
  此后,公社加强生猪防疫措施,各大队配备畜牧业副大队长,生产队设畜牧业队长,大队设兽医保健室,配备兽医员。每年春秋期间,均由驻大队工作组和畜牧副大队长带队,在生产队畜牧业队长配合下进行强制性免费防疫,效果明显。猪瘟防疫密度均达98%以上。
  1984年5月初,小桥街发生历史以来第一次查明的生猪5号病(口蹄疫),感染生猪128头。疫情发生后,县、乡领导极为重视, 县兽医站迅速派人配合村两委与乡兽医站和乡食品站人员投入猪5号病扑灭工作,普查疫情,封锁疫区、疫点,深埋病猪128头(其中母猪2头,乳猪20头)。急宰、高温处理同群、同栏可疑病猪58头。疫点周围、猪舍内外,每天派人用2 %烧碱水进行全面消毒,经半个月扑灭,无害化处理,控制住疫情。
  1993年12月底至1994年1月下旬,再度暴发猪5号病,并由小桥村
疫点迅速扩延到坤村和福源自然村,经深埋处理感染病猪79头,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1995年7月中旬,阳泽本村发生猪5号病,感染生猪51头,镇机关
抽出三分之一人员配合村两委以及市、镇、村3级兽医人员组成扑灭猪5号病防疫普查队。深入疫区、疫点逐栏逐头边检查疫情,边防疫注射猪口蹄疫Ο型灭能苗,经过7天7夜掩埋、封锁、消毒,全面制止猪5号病发生。
  1996年7月12至13日,霞抱村因屠户从浙江购买商品猪宰杀,引发猪5号病,后经及时处理只感染病猪12头,再无扩散。
  1997年8月3日,阳泽村村民郑礼彬、江金九、江汨等3 人从江西上饶洋口镇调进黑色母猪苗41头出售,造成猪疫病发生,已有13只病猪死亡。货主赔偿4680元经济损失。

 •上一篇:第五章  茶  业
 •下一篇:第七章  经济作物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