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诗话

时间:2005年04月04日 10:22    编辑/作者:游兴东   6356

    在梨花香中,在桃花雨里,又一个清明节来到了。
    清明节,相传为古代帝王举行“墓祭”之礼的日子,后来民间效仿,也于此日进行祭祖扫墓活动,并历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说到清明,稍有一些历史知识的人都会想到那个因逃爵禄被烧死于绵山大树下的介之推。介之推死后,晋文公痛惜万分,决定把这一日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不准生火,以示对介之推的痛惜和怀念。后来寒食节又融合到了清明节中,其中缘故,我们这里就不加赘述了。
    清明时节,处处花红柳绿,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可是每当清明,我的心中总会生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是因为祭扫祖坟而让我想起那些已经作古的先人吗?是因为乍暖还寒,冷雨纷飞,桃花半落,春光渐老而让我心生青春易逝之憾吗?或者是因为诗,那些古今诗人在清明时节留下的无数感伤的诗句?
    自古至今,文人墨客吟诵清明节的诗词确实不在少数。虽然其中不乏宋朝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样欢快明丽的诗句,但更多的还是文人墨客抒发怀才不遇、失意潦倒的篇章,或仁人志士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沉痛之作。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你陶醉于唐朝诗人杜牧为你描摹的这幅绝妙的清明烟雨图中时,难道你不会为那个在仕途的风雨中踽踽独行、艰难跋涉、以酒消愁的落魄书生而心生一丝同情与伤感吗?还有宋初王禹称的“无花无酒近清明,兴味索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同样也流露出一个落魄文人箫索清苦的窘况和忧怨之情。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翎的这首题为“寒食”的诗,对封建帝王的虚伪与不公作出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这句宣扬封建皇权之高之广的古语中,似乎会让人对封建帝王产生大有对天下臣民一视同仁、皇恩普渡的感觉。可是,诗中代表浩荡皇恩的“蜡烛”“轻烟”,最终赐与的也只是那些贵族王候之家而已,而芸芸百姓除了承受皇权统治下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之苦外,又有谁能够沾上哪怕是一滴帝王的恩泽呢?
也是这样一个春光明媚的清明时节,唐朝诗人张继登上古城苏州阊门,面对漠漠田畴,萋萋春草,诗人感时伤怀,吟出了“阊门即事”这首忧国忧民的好诗。“耕夫召募遂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国,清明几处有青烟”。在战争频发、国势动荡的中唐时期,“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多少年青力壮的男儿被召募充军,战死沙场。“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结果处处留下诗人眼前这般长满野草、无人耕种的万顷良田!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
    还有明初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一诗:“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说的也是战乱之后的箫条景象。战乱之后“死者长已矣”,而生者依然飘泊他乡,流离失所,清明时节,没有几座坟墳上可以看到前来祭扫的人们。这首诗里,还表达了作者乱后思定、渴望新建的明王朝能成为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朝代的美好愿望。可是在皇权统治下的封建社会,这种美好愿望,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罢了。此诗写后不久,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为了从侄儿朱允文手中夺取皇权,又悍然发动了战争。无情的战火再一次把国家和人民拉进了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
说到清明,说到诗,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一九七六年四月五日那个惨痛的清明节了。那场悲痛,那场灾难,那场斗争,还有那千百首的诗!二十九年前的那个清明节,首都天安门广场是人的海洋,是泪的海洋,是诗的海洋!“一夜春风来,万朵白花开。欲知人民心,且看英雄碑”;“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素纸黑纱含恸剪,苍松翠柏和泪扎。谁言献花是旧俗,明朝她死定无花”。每一首诗、每一个字都是人民的心声,都是正义的呐喊;都是爱,都是恨;都是一柄柄刺向跳梁鼠辈的匕首,都是一朵朵祭奠伟大灵魂的纯洁的小花!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一样的乍暖还寒,一样的烟花细雨。而不一样的是:古老的中华已昂首阔步走进稳定、繁荣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神州处处,春意盎然;建设四化,人尽其才。我想,在今日的清明节里,虽然还是有人会为祭祖扫坟、怀想先人或感于春光易老、青春不再而心生忧伤之情。但是,在国泰民安的今天,纵然再有林黛玉般多愁善感的诗人,也该吟不出那些如杜牧等人那样感怀时事的,让人“断魂”的诗句了吧。


游兴东          
清明节前夜于小桥    

(注:以前那种春来迎春花开满山遍野的烂漫景象很难见了。本家摄于清明扫墓的路上) 

   

 •上一篇:[中心校]周季生书法
 •下一篇:桃李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