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时间:2009年06月15日 09:52    编辑/作者:佚名   11059


——目录——

【民间文学】
      001…………传说-温泉的传说
      002…………传说-七月七庙会
      003…………传说-清官的传说等
      004…………传说-长工张的传说等
      005…………传说-大震殿茂寺的传说
      006…………传说-长命饭等
      007…………传说-名人的传说
      008…………传说-塘下村名的来历
      009…………传说-蜂巢的传说
      010…………传说-龙峰村的由来
      011…………传说-石牛的传说
      012…………传说-杏(苋)菜来历的传说
      013…………歌谣-养鸭郎、新娘仔
      014…………歌谣-母亲对女儿思念之情
      015…………故事-说“正”字笑话
      016…………顺口溜-卖鱼人吃鱼屎等
      017…………顺口溜-饶口令
      018…………顺口溜-上巷婶 下巷婶
      019…………顺口溜-商贩行语
      020…………谚语-红山岭岗一垒碗
      021…………谚语-欺人不敢欺尽等
      022…………谚语-好玩桥头亭等
      023…………谚语-千样调味不如盐等
      024…………歌谣-又到艾叶飘香时
      025…………歌谣-靓囝仔、叔嫂情
      026…………方言-建州八音
      027…………谜语-吃饭
【戏曲】
      028…………盲艺人说唱-唱曲仔
【民间手工技艺】
      029…………制作工艺-交冬椿糍,过年做粿
      030…………制作工艺-米酒的酿制工艺
      031…………制作工艺-捕鱼鱼笼制作工艺oc
      032…………制作工艺-黄花(石)麹馃
      033…………制作工艺-巧去鸭毛
      034…………制作工艺-商品笋干制作
      035…………制作工艺-竹椅的制作技艺
【生产商贸习俗】
      036…………农业生产习俗-笋干生产习俗
【消费习俗】
      037…………吃闰月饭习俗-吃闰月饭
      038…………建房习俗-建新房上樑
      039…………建房习俗-建新房造新灶
      040…………三月三习俗-三月三吃乌饭
【人生礼俗】
      041…………出殡接香火习俗-出殡接香
      042…………婚丧习俗-婚丧“四六八”
      043…………结婚试桶习俗-结婚试桶
      044…………生孩子报喜习俗-生子孩报喜
      045…………手印手锤、锁排镣习俗-手印手筷
【岁时节令】
      046…………除夕、正月初一习俗-除夕、正月初一
      047…………除夕习俗-爆竹-鞭炮的由来
      048…………华光佛生日习俗-华光佛生日
      049…………立冬习俗-立冬
      050…………立夏包粿-立夏包粿
      051…………立夏磨粿习俗-立夏磨粿
      052…………立夏习俗-立夏习俗
      053…………农历七月廿五习俗-农历七月廿五
【民间信仰】
      054…………“修惊去邪”习俗-“修惊去邪”
      055…………大年三十风俗-大年三十
      056…………二月初二“土地公”生辰日风俗-二月初二“土地公”
      057…………七月半祭祖风俗-七月半祭祖
【民间知识】
      058…………民间土方-尿痛、尿急、尿频
      059…………物候天象知识-春寒雨淋淋 夏冷断雨神之说
      060…………物候天象知识-春甲子落雨棕衣生菇栟等
      061…………物候天象知识-蚂蚁搬家doc
      062…………物候天象知识-气象谚语
      063…………物候天象知识-预知雨讯
      064…………物候天象知识-云遮中秋月雨打上元灯等
      065…………物候天象知识-早上红霞出水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066…………竞技-猜拳令
      067…………行酒令口诀-猜拳喝酒
【传统医药】
      068…………民间土方-苍术雄黄酒的妙用
      069…………民间土方-大蒜的妙用
      070…………民间验方-草药验方1
      071…………民间验方-草药验方2
      072…………医药知识-土法治疗刀伤
      073…………医药知识-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的临床应用

小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

    ●种类: 传说   编号:001
    项目名称 温泉的传说
    讲述者 叶昌发(上屯)
     
    温泉的传说,上屯掌文村,有座靠南向北的“倒斗山”山下有股泉水,常年水温在35℃左右,年小时喷泉量达60吨以上,这股泉水可灌溉农田100~150亩,水肥温适,能保稻苗,抗低温,促生长,保丰收。
    提起“温泉”在民众中曾广泛流传着一段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  手下,有位统率三军展建战功的杨家将之后杨贵娘,奉仙师旨意下山,前来平扫八闽十八洞,在掌文村倒斗山脚下的土主庙(又叫长工庙)安营扎寨。据探马报,掌文村东南向的际上村,有处叫“三十六平”,其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入。那里有个“桃花洞”,洞内有一女洞主,生得如花似玉,文韬武略般精通,且能施展法术,号称“桃花仙姑”,确有“仙子凌波巧打扮,游刃生辉千般美”之姿,由于桃花仙姑怀才不遇,奸凶所逼,隐居此洞,自立洞主,伺机而举,有一天,杨贵娘女将奉命到此征剿“桃花洞”,只见那满洞周围,浩如茅海的“三十六平”无路可攀,就拔下金钗,划开一条路,上通建瓯,下通霞抱。桃花仙姑在洞里突听探马报道:“有一女将率大军四面围拢而来,请示定奇”。桃花姑听报,面无惧色,传令众卒,整装待命,并来自披挂提剑,出洞迎敌,冲杀过去,杨贵娘桃花女不宣而战,便一马当先,以枪抵剑,双方战  几十回见,难决雌雄,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杨贵娘在阵前但见桃花女,风雅秀丽,英姿飒飒,文武兼备人,似非歹恶之辈,落草守洞一定事出有因。贵娘暗自思忖,“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当即收枪恭手示礼,请求暂停交锋。并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地对桃花仙姑说:“你既为将才,上不知天时,下不谙人情,空生在世,可惜衣冠着体,如不改邪归正,岂不怕被人斥为人中之畜生耳!”桃花洞主领略女将武艺超群,绝非等闲之辈,也以礼相待,应曰:“吾非木石,乃遭奸凶所逼,至此结草而居,”贵娘进而方道:“我乃堂堂杨家女将之后,屡建占功,谁人不知,不也曾被奸凶陷害过?难道我也隐居不成?今我以姐妹之情,劝导于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错上加错矣!欲报奸仇,来日方长。”桃花见贵娘答:“米粒之珠,也放光华。乾坤再造,前程似锦!”一席肺腑之言,拨动桃花心弦,使之顿开茅塞,桃花泣而跪道:“危难之中见友谊,患难相见人心”。贵娘将桃花女扶起,相约翌日焚灭洞寨,随军并行,这时天已黄昏,于是桃花路贵娘到了倒斗脚下土主庙宿营,贵娘打水沐浴洗脚,将水倒入庙前田垅中,从此田里就冒出一股“温泉”。水温暖和,水质味腥,后来这股“温泉”被称为杨贵娘沐浴洗脚水,长流至今不枯不冷。
   
    ●种类:传说编号:002
    项目名称  七月七庙会
    讲述者 江超义(上屯)
     
    据传说,在一百多年以前,上屯本村有座太保爷庙,庙内塑有好几尊佛相,有太保爷,观世音,有土地公等,人们遇有不顺的事,就去点香,拜拜佛,求保佑,听说还挺灵验的,人们为了感谢太保爷的神灵,在解放后,庙内重新维修,有几位老人专门管理,资金善捐,并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太保爷生日的那天,人们就去请越剧团的演员来演戏给佛爷们看,来表示对太保爷的敬谢,在庙内还摆上好几桌的酒菜,(荤的)有猪头必定要,借此机会上屯村里各家各户也都办上几桌宴请亲朋好友来观赏七月七的庙会,商贩们也都纷纷赶来做生意,随着人们近几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七月七的祭保日越来越热闹,已成为当地一种民间习俗。
   
    ●种类: 传说  编号:003
    项目名称  清官的传说等
    讲述者 张信发(霞抱)
     
    一个清官的传说
    霞抱村溢源自然村,是个很偏僻的村庄,四面青山拥绕,小溪里绿水长流,只有一条小路通往村里,村里家家富裕、百业兴旺、人杰地灵,以前在这古老的小村庄里,有个富贵人家,他叫方祝美,宽宏大量、为人正直、通情达理,有个儿子叫方逢午,自小受父亲的教导,勤奋学习,苦读诗书,满腹锦秀文章,风度翩翩,有一年他赴任沙县县长,在任职期间,遇到事情秉公办理,从不拿县里一文钱,爱民如子,深受广大民众的好赞誉和爱戴。光阴似箭,三年任期已满回家,父亲欣喜出门迎接,便问在任期间可好,带了多少银两回家,他说:“任职期间只得俸禄,其余我没多一文钱”。祝美笑着说,好啊,你做官若带了不应得的银两回家,我倒不高兴了。逢午还把任职三年俸银,拿出救助该县穷苦百姓……从此逢午清官之名在村内外流传。
    神灵的传说
    我村的钱仓桥很有名,横跨河溪两岸,现已拆旧造新。传说在古老建旧的钱仓桥时,村民们都积极参与,干劲冲天,感动了神灵。神灵每天傍晚都会从桥对面的山里运工钱来发给做工的人们,多做多得,少做少得,村民争先恐后,干活卖力,很快此桥建成。取名叫钱仓桥。
   
    ●种类: 传说  编号:004
    项目名称  长工张的传说等
    讲述者 江睸秀(霞抱)
     
    长工张的传说
    在我村就有两种姓张的传说,听上辈的一位老伯伯讲,我村从前住着一户姓张的大户财主,有很多房屋,良田百亩,家财万贯,生活十分富裕,为他家做工的人很多,女的为他纺纱织布,男的帮他管理山地、种田,有一个长年在他家做工的小伙子本不姓张,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他聪明,勤劳肯干,心地善良,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这小伙子到了娶亲的年龄,正巧这家财主里有个女儿,长得眉清目秀,美貌如花,像似天女下凡尘,与这小伙子年龄相当,财主就把女儿嫁给了小伙子,俩人恰是两相情愿,情投意合,有诗为证“一壶浊酒喜相逢,难得相逢在人间”,由她父母作主,便择黄道吉日成婚,又分给女儿许多田地和房屋,生活过得美满幸福,生儿育女,子孙满堂,他们的后代都跟姓张,长工张的事一代传一代,由此得名。
    水桶庙的来历
    在村里村外人们都知道咱村旁有座叫水桶庙,里面有几尊菩萨平平凡凡。传说是在很早以前,村里遭受火灾,乡亲们都用水桶担水救火,灾后,人们为求村里合家平安,在理事人的热心主持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村旁很快就建起了一座庙,人们都叫它水桶庙,从此以后村里的就再也没有发生火灾了。
    蝴蝶的传说
    春天来了,风儿送暖,绿树萌芽,百花争艳,蜂儿忙着采蜜,蝶儿双双舞花间。
    听老人们说蝴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山伯与英台有情有意,并定下了终身,英台之父却要把女儿嫁给马家公子,山伯知道后思念成疾,死去。在英台结婚路经山伯墓地,悲痛万分,哭倒在山伯墓前,顿时天昏地暗,一阵雷声霹雳,山伯的坟墓和英台都不见了,只见两只蝴蝶双双在飞舞。生不能如愿,死后蝶儿双双永不分离的美好愿望。
    门神
    在过年的时候人们都清理家境卫生,去旧换新,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大门上贴对联,贴门神去恶避邪,能保佑自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据说这两位门神是秦叔宝和尉迟恭,是大唐朝盛世的开国功臣,他俩三韬五略无不精通,智勇双全,忠肝义胆,为大唐朝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在他俩去逝后,人们为怀念他们的丰功伟绩就把俩的像贴在大门上,保佑家人。
   
    ●种类:传说  编号:005
    项目名称  大震殿茂寺的传说
    讲述者 叶昌发(上屯) 
    殿茂寺,俗称大震庵,在上屯村后门6华里的白牙仙岗庵窠坪,坐车北朝西南,背靠白牙仙岗,面向上屯沙溪四周群山紧锁,寺前涧水泊流,寺在茂林修竹之中。
    本寺建于何年,未有确考,寺边有“书院林”(土名),据说书院林是上屯沙溪书院原址(今上屯小学校址)“建郡书院肇基陟山,屏山,由宋泊明,迭废迭兴”,而建邑乡村书院多为明清所立,若据此推论,大震庵则始于明清之间寺后,720层石阶上,大震岗(白牙仙岗)顶端小殿前有“同治三年(1864)卓起求、连文德题刻”砖坯圆形香炉一座,可作佐证。
    据传,殿茂寺曾鼎盛于冷光禅师时期,僧众几十人,后因野和尚挖地窑诱匿进香妇,而被官家派兵抄毁,从此荒废。1979年禾呈释普盛(俗姓连)上山弘法,得当地缘首十数人帮助,共同募劝附近乡村善信集资重建,而其山顶的白牙仙则香灯从间断,1970年修建后,又有郑细妹姑嫂及其夫君分别于1979、1982年两次拆除白牙仙殿重建,成了花窗漆壁,琉璃瓦盖,钢砖铺地,小巧玲珑的小殿宇悬挂旗匾580余面,1984年新建大雄宝殿,1987年机关报建天王殿,1990年架通电线,置碾米机、磨桨机(做豆腐用)等,1992年5月经政府批准保留,1993年该寺又建成祖师殿,客堂、斋堂等,建筑总面积达1112平方米。
   
    ●种类:传说   编号:006
    项目名称 “长命饭”等
    讲述者 陈守录(洽历)
    “长命饭”,过瞑饭,即隔夜的剩饭
    过去有一财主,雇一佣人称“奶婆”,帮带他家儿子及杂务事,每天累得够呛,还得一日三顿吃的是剩饭剩菜……就这样年复一年。由于穷苦人家,在家里上顿接不到下顿,在财主家,虽吃的是剩饭,就很不错了,但能得到饱食,身体自然康健。而那富有人家的儿子,却整日挑食、偏食营养逐日不佳,生病的机会也就多,常哭闹不安,东家便问及佣人,请教方法,此时佣人心生一计,便说:“东家你儿子吃的太精食,你看我天天吃长命饭,身体多强壮,不生病” ,财主东家一见佣人果然满脸红光,身体康健,便请教之:“长命饭,何物?”佣人说:就是每天剩下的“过瞑饭”就是长命饭。
    财主东家明白其意,便说从明日起,过瞑饭你不要吃了,都给我儿子来吃……。
    这样一来佣人再也不要吃“过瞑的剩饭剩菜”,故:长命饭的由来,至此流传民间。
    牛鱼之作:犹豫不决之说
    传说孔子有一天正在构思牛鱼二字,汉字多以形体貌取之,当想到鱼在水中游,形体象现在牛字,而牛则头上有二角、腹大,且有四脚,便以鱼字来取代,孔子正在构思之际不定……学生子贡进见,相坐叙读离后。子师重新构思牛鱼二字,结果左思右想均想不起来先前的构思,便犹豫不决,用手一指这不是鱼吗?下面还有水呢!鱼是水上游,不要犹豫不决,指牛鱼不决罢了。
    后来人们在某些事上碰到难以处理,而不能果断,左思右想时,便称之“犹豫不决”。
    “龙凤桥”的起名
    该桥座落于建瓯至古田公路24公里处的洽历自然村村尾河流拐弯处的公路边。桥面为钢筋混凝土。桥厝属木结构。于公元二○○四年二月建造落成。
    本人受本村前辈老人之托,予该桥起名,冒昧领命,提名含义有三:首先:取材于地理结构。洽历自然村所处之地谓之“凤山”桥址座落的山崙为“蛇山”,蛇又谓“小龙”,两者结合,故取“龙凤桥”;其次,以平安吉祥为前提,取“龙凤呈祥”之意冠名;再三,以民众兴建此桥拦“风水”、“揽财(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祈盼子孙后代能人才辈出而命名。
    “长工雨”
    “长工雨”说的是旧时期,奴隶时代,有钱的人家都雇佣有佣人长工,长年累月的给他家做农活,除非下大雨,其余时间是没休息的。数月之中偶而碰上天把下整天大雨,长工们高兴极了,不要干活,就有得休息,所以后来人称,整天下起雨的天,称为“长工雨”。
    “长工雨”一年中少见。
   
    ●种类:传说   编号:007
    项目名称  名人的传说
    讲述者 方祥婢(阳泽)
    阳泽村传说有一人,号名三扶鼎,属阳泽江氏族人,他祖上有一穴古墓建立在阳泽河窠山,此墓命名叫天鹅孵蛋,传说此穴墓葬入后,可应出三个名人,郭元村某某人为了有意破坏此墓的风水,特此在河窠 对面山中名叫神仙岺的岗顶中建立一座庙,为了撞坏三个天鹅的名人出仕,在庙宇中天天早上撞钟打鼓来破坏此山风水,最终结果撞瘪了二个鹅蛋二个名人未出仕,只出了个蛋蒂仔,此人就叫三扶鼎,三扶鼎成人时,有一年阳泽出现大旱,以前科学不发达,只有用迷信的方式请佛求雨,听说齐天大圣庙建立在玉山榧村阳泽的三扶鼎一伙人前往榧村拜佛求雨,只因前往榧村用步行路途较远,同日也有一伙其他村人前往榧村拜佛求雨,他们路途近先到大圣庙,到时须起灶做中饭,按礼节来说应先到先做午饭,而三扶鼎要抢先做午饭就与那一伙人相争起来,传说三扶鼎性格暴燥相争时三扶罪把庙中的三个石椿臼头顶一个各手拿一个,那伙人看见的三挟鼎力大,刮目相看,再不敢与他相争,结果回家时三挟鼎还把三个石椿臼一个在江氏祠堂,一个在方家瑜家,一个在铁门。
   
    ●种类:传说   编号:008
    项目名称  塘下村名的传说
    讲述者 郭元钦(阳泽)
    塘下村名的传说:塘下原来不是村庄,是一片农田和池塘。很久以前耕田者在池塘下盖了简易房,用来堆放农家肥、工具等,也便于劳累休息。同时,耕田者在房边饲养母鸡,每天母鸡生蛋主人不知生在哪里,等到一个月后,便孵化一窝小鸡,人们认为这是人类可生息好地方,所以人们在这里盖房兴村生息繁育,发展到现在。鸡窝发祥地就在阳泽村民江诗旺旧厝边。塘下村名由此得名。
   
    ●种类:传说  编号:009
    项目名称  蜂巢的传说
    讲述者 张培生(龙峰)
    本村俗称蜂巢。在初时是搭起临房,按习俗选来吉日时,请来了石匠、泥匠,一边打石一边砌墈。但没料到的是,今日打成的石块到次日又是一块石岩,无法打成块石砌成墈。于是就去请地理先生,原因何故,先生告诉他说,那是龙脉甚强,你就是继续打下去也是照样如此,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用白狗血灌入打好的石块才能散离。就此办法实施,果然真灵,但从此以后,再也听不到鸡鸣吠声了。
    高祖带着这些疑问又去拜请地理先生,之后先生说:为了保住地龙的气脉,现在就用这石打成规格方块石做了像吊着的蜂巢,就可以镇住地龙的败气。蜂巢做好后,到丑寅时分又照常可听到鸡鸣吠声了。房屋建好,接连迁入居住,新的乡村从此兴起,由此蜂巢这词从民间流传到今。
   
    ●种类:传说  编号:010
    项目名称  龙峰村的由来
    讲述者  张义明(龙峰)
    龙峰村座落在市城七十里,海拔350米,半山戈三面环山,五条崙岗环抱,是个水口把守严密的窠垱,曾称五龙衔珠。
    据历史的记载在明朝初期间小桥镇霞抱村张氏俊桐游猎来到此地,围猎中野猪躲在茂密的葛藤丛中,赶不出来围打时候,很快天就黑了,来不及回家,无奈之下,便在寒天度舍,到翌日丑寅时,听到有鸡鸣吠声,十分清晰,他感到奇怪,没人居住,哪来的鸡鸣吠声呢,认为此地不如一般,定要弄个明白。
    过了一段时间,此人又来打猎。这次是有意识的出猎,便带足了干粮,准备二度借宿,并且在靠近鸡鸣吠声地方可住下。果真到了次日的丑寅时分,鸡鸣狗又叫了。地盘辽阔,满山遍地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土地又肥沃。看来正是兴一乡村的好地方,象这样天然地貌,对于一个野外打猎的人还是没有见过的。于是张氏俊桐决定在此地建造了自己的家园。
   
    ●种类:传说  编号:011
    项目名称  石牛的传说
    讲述者 张声霖(龙峰)
    传说很久以前,龙峰村水尾有一头石牛,有个石月亮,一颗石星星。她们在晚上经常结伴而行,有月亮和星星带路,照亮石牛前往其它村庄偷吃麦穗。有一次,石牛、石月亮、石星星结伴而行,去本镇霞抱村庄偷吃麦穗,被一位农民发现,这位农民非常气愤,回家取了一把斧头,这一农民紧跟石牛到龙峰,看石牛吃饱后在睡,农民用斧头在石牛的脖子处砍了一斧,后来石牛、石月亮、石星星被镇在龙峰村尾路边、田中,此后这个神话一直流传到至今。
   
    ●种类: 传说  编号:012
    项目名称  杏(苋)菜的来历
    讲述者  练明凤(大丘)
    太上老君的母亲,怀上了太上老君,怀胎三年之久。母亲实在太辛苦了,心里想,为什么这孩子还不出生呢?有一天,母亲挎着篮子去菜地里采菜,自言自语的对体内的孩子说:“孩子啊,你是男是女就赶快出生吧!我怀你三年,实在太辛苦了。” 于是体内的孩子回答说:“母亲呀,你我只能留住一条生命,你是选择谁?”母亲说:“我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让你平平安安的出生。”体内的孩子听了母亲的话,很受感动,于是用力踢了母亲一脚,唉的一声,来到了这个新世界,母亲的鲜血把菜地里的菜都染红了,杏(苋)菜由此而得名。现在,人们喜欢在午时采食杏(苋)菜,因为中午的杏菜吃起来特别甜、特别有营养!
   
    ●种类:歌谣  编号:013
    项目名称  养鸭郎、新娘仔
    讲述者 陈紫兰(龙峰)
   
    养鸭郎
   
    养鸭郎乐是真乐,
    田埂头当饭桌,
    上丘鸭仔呷呷叫,
    下丘鸭仔翻跟斗,
    千军万马过田垅,
    司令就是养鸭郎。
   
    新娘仔
   
    新娘仔,
    噫浴浴,
    卖给人,做新妇。
    三斤面,四斤肉。
    行到轿前向爹诉,
    “爹呀爹”
    红酒腊肉是你吃,
    拳头巴掌是我当。
   
    ●种类:歌谣  编号:014
    项目名称  母亲对女儿思念之情
    讲述者  江接生(阳泽) 
    落雨仔,落绵绵,拿把伞,接姐姐,姐姐不来,妈妈受气,“姐姐来,盐坛又没盐,米坛又没米”这是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女儿不来是一种思念,来家庭经济困难又是一种担忧。
   
    ●种类:故事  编号:015
    项目名称  说“正”字笑话
    讲述者 陈守录(洽历)
    说“正”字
    南方某县原县长因治县无方被革职还乡。上峰便从外地调来了一位王姓的新县长。当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王县长万分兴奋。到秋后,他邀请了几位乡绅到县府叙谈,县长用“正”字讲了几句要求,在座的乡绅对这一年来的情况和看法进行畅谈。一位马姓叫辟经的乡绅操着半夹杂的“正”字开口说:“王县长真是高哇!过去那个县长啊是:叽巴蛋(几百担),现在你一来呀,就是“王八蛋(万把担)了,你要赶快到行(省)里呀,乞狗屎(去告喜)了”,王县长听了之后,口呆目瞪,尴尬地哭笑不得。
    
    ●种类:顺口溜  编号:016
    项目名称  卖鱼人,吃鱼屎等
    讲述者 游起水(阳泽)
    “卖鱼人,吃鱼屎;卖柴人,烧柴痞”
    意思是:抓鱼人把好鱼卖掉有竞争力,剩下不好卖的,只好自己吃。卖柴人也同样道理,把好火柴出售,剩下都不好烧的火柴,自己烧。
   
    道老头是服别人剃
    一物降一物,发挥长处拯救短处,自己有时不能做及管理的事,有别人做和管理。
   
    ●种类:顺口溜  编号:017
    项目名称  绕口令
    讲述者  陈守录(洽历)
    正月正头,陪出陪头,掇(拿)把斧头,走出门头,爬后门岗头,碰到一只松明头,讨一担,贴一头,挑到十字街头,卖了一百一只零头。架(放)到叟马枕头,给叟马(老婆)拿去买油抹头,抹你死尸骨头,打你一拳头,你去逮“后头”(叫娘家人)。“后头”没得逮,逮了十八只癞痢头,还勿帮你出头,最后你故是气昏了头。
   
    ●种类:顺口溜  编号:018
    项目名称  上巷婶  下巷婶
    讲述者 江洪富(阳泽)
     
    上巷婶,下巷婶。
    没有人的公婆不骂人
    骂我自己还可以
    骂我父母不过心
    红酒肉饭父母吃
    拳头把掌,女儿当。
   
    这句顺口溜,表示嫁去的女儿不肯让自己的父母不受辱骂,宁愿自己受骂的意思。
   
    ●种类:顺口溜  编号:019
    项目名称  商贩行语
    讲述者  张椮明(阳泽)
    以前商贩采用汉字露头笔划几个数替代数字的办法,以便交谈论价行情不外露,不被其它知晓内情,如“由”字,只一竖露了头,就当作一。“中”字竖笔上下露了头就作为二。“山”字三个竖顶上端露了头就为三,“工”字横两头有四处露了头,就作为四,“出”作为五,“王”作为六,“夫”作为七,“井”作为八,“春”作为九。
    绕一绕,老鼠跳过猫唧腰
    在做某件事时,危险性极大,只是差之毫厘,就惹出大难题,但是危险忆过,风过浪平无障碍。
   
    ●种类:谚语  编号:020
    项目名称  红山岭岗一垒碗等
    讲述者 江贤生(阳泽)
     
    红山岺岗一垒碗,敢拿不要转。
    这是猜山上的菇敢用手采,不小心就会碎了,不成块。
   
    红上岭岗一双筷,敢拿不敢糯。
    这是猜山上的蕨,是可拿不敢糯一糯容易断。
   
    磨豆腐撑豆渣,养母猪会翻家。
    此俗语为生存之计,磨豆腐不是直接挣钱, 挣豆渣,豆渣喂猪是非常发的炰,使猪生产快,成本低收益好,家庭经济提高,生活条件明显转变。
   
    ●种类:民间谚语  编号:021
    项目名称  欺人不敢欺尽 烂柴也会生菇盛等
    讲述者 张椮金(阳泽)
     
    欺人不敢欺尽,烂柴也会生菇盛。
    这是说欺负人不敢欺他到底,最没用的人也有翻身的时后。
   
    上厝骂媳妇,下厝媳妇也要听.
    这是说上厝家长在教育儿女,我们下厝儿女不要人说也要明白。
   
    一人没洗菜全家人吃粪圤。
    这是说一家带头人一定要带得好,如果没带好头全家都没好过的生活。
    出乡帮乡里,出厝帮厝里,这是说出乡是乡里人亲,厝说厝里亲的人亲。
   
    ●种类:民间谚语  编号:022
    项目名称  好玩桥头亭,好吃肠子行等
    讲述者 江隆彩(阳泽)
     
    好玩桥头亭、好吃肠仔行(米汤)。
    过去最热闹玩的场所是桥头亭。过去经济条件较差,吃猪肠仔是很满足。
   
    黑头叔白头孙。
    这是以前没计划生育,长子都生子,自己还在生孩;孙子的岁数比自己的小孩岁数更大。
   
    教别人种菜,自己吃米汤。
    这是叫别人劳动,自己好吃懒做。
   
    亲戚亲戚斗米为平。
    这是说明过去亲戚之间经济条件一定要门当户对,这样的亲戚就会长久。
   
    到了四月四,梅仔红底蒂。
    这是说四月初,梅仔开始成熟可以收获。
   
    夏至莫助人冬节莫找伙。
    这是说夏至劳动的时间最长,冬至劳动的时间最短。
   
    子孙垒垒不如老婆脚腿。
    这是说子孙最多,如果不孝敬长辈,还是媳妇有可靠。
   
   
    ●种类:谚语  编号:023
    项目名称  千样调味不如盐,千样零食不如饭等
    讲述者 江桂生(阳泽)
     
    千样调味不如盐,千样零食不如饭。
    这是说明千样调味都缺不了盐去煮菜,任管你吃多少零食品,不如吃米饭。
   
    强男不需祖家业,强女不需赔嫁衣。
    这是说能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男人那怕什么家业创不起来。女人那怕什么嫁衣增不起来。
   
    愿与聪明人背包袱,不愿做笨人的师傅。
    这是说明做聪明人的徒弟可学到自己不懂的知识,使自己能进步起来,不做笨人师傅是指有些事不能告诉别人是谁教你的他都敢一一表白出来。
   
    天气常识谚语: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过月半,其意是初一如果下雨,初二则会晴,初三若下雨,估计则会落至十五。
   
    ●种类:歌谣  编号:024
    项目名称  又到艾叶飘香时
    讲述者 陈守进(洽历)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边端阳,那儿端阳,处处是端阳。
   
    ●种类:歌谣  编号:025
    项目名称  靓囝仔、叔嫂情
    讲述者 陈守录(洽历)
     
    靓囝仔
    砻米砻粟头,做糍做粿韧揉揉;又好吃,又好留,留到尼里,留到米甏头,吃来没靠捞,鐤前鐤后觅人抱,觅公子(爷爷)抱,公不抱;觅奶奶抱,也不抱;找姑姑抱,也不抱;找叔叔抱,话勿抱;觅你爹抱,没空抱;觅衣呀(母亲)抱,我就抱。
   
    叔嫂情
    日头来,黄晴晴。叔叔交代嫂做早暝(晚饭),叔叔吃三碗,嫂嫂饿顿暝。叔叔去溪边,碰着一树杨梅仔,黑(红得发黑)的给嫂吃,红的给嫂插,绿的给嫂嬉(玩)。
   
    ●种类:方言  编号:026
    项目名称  建州八音
    讲述者 林守培(洽历)
    “八音”是一部以建瓯方言查字的一部古字曲。出版于乾隆六十年季秋,发行建州芝山书屋,此典供初学者及工作中应用生字不懂的方言字,彼有查阅之处,应以发掘推行。
    此书典以三十六字母,十五音韻,八音上声,八音下声组合。
    三十六字母:组即:時、年、穠、梅、兒、黃、犁、田、園、種、茄、蔴、吳、舍、正、剝、魚、臍、油、茅、厝、囥、桐、發、放、茶、莪、陽、蟠、蛇、人販、柴、南、橋、過。
    十五音韻:柳邊求氣直,坡他曾日时。
    莺问语出非。
    八音上声:之志指即 “下声”:芝志集字。
    以上熟渎字母音韻,便可查典所要查的这了。
   
    此书曲可用来查对建瓯方言一般常用字。
    内容对汉字的用意解释等。
    作辑者:林瑞材、王坚氏、玉融
   
    ●种类:谜语  编号:027
    项目名称  吃饭
    讲述者 陈家接(阳泽)
     
    一群小鸟白茫茫(碗盛米饭)
    二根竹子赶入笼(一双筷子)
   
    ●种类:盲艺人说唱  编号:028
    项目名称  唱曲仔  演唱语言  本地方言
    传承人 卢满金(小桥)
    历史沿革
    本地流行流行的一种脍炙人口而又通俗易懂的民间方言曲艺,深受群众的喜爱。解放前,盲艺人说唱的曲艺多为《劝善文》、《大奶传》、《目莲救母》和古代历史章节故事。说唱时,艺人边唱边打鼓板,有说有唱,吐字清晰,节奏明快,当地人称盲艺人“唱曲仔”
    解放后,盲艺人“唱曲仔”仍不逊色,小桥镇小桥村郭步自然村盲艺人林家灶(又名华婢驴),解放前在“唱曲仔中”颇富艺名,50年代又应邀在曲盲艺人院授徒传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演唱《新婚姻法》、《计划生育好》等,在县广播站演唱,通过广播向全县宣传,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80年代,林家灶因疾病过逝,至今无人“唱曲仔”。
    演出剧目
    古代历史章节、《新婚姻法》、《计划生育好》。
    声腔与流派
    本地唱腔。
    行当服饰道具
    简单装饰。
    伴奏乐器
    乐器:小鼓、鼓锤、竹板。
   
    ●种类: 制作工艺  编号:029
    项目名称  交冬椿糍  过年做粿
    传承人 邱玉麟(洽历)
    工艺流程
    秋尽江南草木凋,交冬(即立冬,建瓯人叫交冬),表示节气已进入冬季,天气渐渐变冷。这时,建瓯山乡的草木,田野更显得凋零,然而,古时山乡村落的农民,一年辛勤泼洒的汗水,换来了五谷丰登,为了表达丰收 的喜悦,将新登的炢谷放到水礁里椿成白米,准备在立冬这一天早上椿糍。
    椿糍的工具很简单,一个石臼,一把椿猪(椿猪即木锤),它是用一段干的楮木(也叫青钢木),长约70~80公分,大(直径)14公分左右,两头削成12公分左右,两头的正中间凿一个孔,上一根木柄,长1.5米左右,大4—5公分左右,做成丁字型的木锤——椿猪。石臼旁边放一个木盆,装进半盆温水。椿糍时,一个人持椿猪,一个人弯着腰站在石臼边拾臼。蒸熟的炢米倒入石臼,一般一臼4—5斤米,开始椿糍,持臼的人将椿猪放入臼内,先把炢米轻轻地椿擂,拾臼的人把炢米塞进椿过的米凹处,让持臼的人再椿擂,就这样边擂边拾,把沭米擂成粘糊状。持猪的人,站立起来,加大气力,将椿猪举高使劲往石臼里椿,持臼的人椿一下,把椿猪拔出米外,拾臼的人就用手把盆里的水往猪下端抹一下,椿一下抹一下,使猪不粘炢米,如此方法,连续地椿,连续地抹,约椿30—50下,炢米糍巴就椿成了。糍巴椿成后,放入装有温水的盆或桶内,盆或桶内有少量水,糍巴就不会粘了容器。
    粘糍巴外面的是甜豆粉。先将黄豆炒熟凉硬,放到石磨上磨成粉,也将芝麻炒熟成粉,二粉合一,加入白糖或红沙糖,放入盆内,揪一团白糍巴,放在豆粉上滚几滚,糍巴都粘上了豆粉就可吃了,味道很好,又香又甜,十分可口,人人吃了赞不绝口。
    交冬椿糍不知上古何时开始,家家椿,我帮你椿,你帮我椿,年年椿,一直椿到现在。由于糍巴香甜可口,不仅交冬椿,乡下办喜事也椿,城里人偿到了甜头,便做成小吃,沿街叫卖,生意十分红火。
    建瓯乡下人过年家家做年糕,图年年高升,户户做白粿表示吉庆有余。做白粿的原料是用很纯的粳米(建瓯人叫禾米),它比秈米更有韧性,凉干硬化后,可以浸泡在水里很长时间,甚至好几个月,也可以制成干品,保存时间就更长了。
    做白粿的工具,椿猪(也就是椿糍巴的椿猪)两把,石臼两口,面案一条(用干硬木锯成4—5公分厚的枋,宽一尺余,长一丈许,刨光而成,粿钻子10余把用直干硬木,长1.3米左右,大(直径)3公分左右,顶端用一硬木长12公分左右,中间凿一个长方形口,套在直硬木上成T字形,一口削圆,大饭甑二个,一般一户做白粿都在50斤米以上,所以用大饭甑、木桶或盆一个(内装半盆水)。
    做白粿一般都在大年20以后,左邻右舍几户人联合进行,全日男女齐上阵,人数多,各有分工:钻粗一道的、椿粿的、揉粿的、女人撕粗一道的。
    做粿时,先将粳米入缸或木楻,用水洗净,再用净水浸泡12-20小时,捞起放入大饭甑蒸熟,取4-5斤米饭倒入臼内,五六人或七八人,每人持一把粿钻子往臼内米饭上拈插,你一下,我一下,七上八下,桶成半胶的饭团,这是粗制的一道,将这个饭团由妇人家撕碎,约半个拳头大小,放入另一个饭甑里蒸,蒸得热透了,再放入石臼内椿,象椿糍巴一样,先把粗饭团椿擂得很胶,旁边一人边往椿猪上抹水,之后,再一人帮助拔猪,也就是助持木钟人把钟从粿拔起来,持猪站立起来,使劲往臼里椿,椿一下,抹一下水,连续椿三五十下,米粿即成。粿出臼后,放在面案上,专人分开若干小块使劲揉,揉成圆长条,再压扁,放在通风处凉硬(二三天要翻身凉),让它全身硬化了,放入水缸或木楻里用水保存,过年后要换水,防止发酸。,
    年边做完这家做那家,往往是通霄达旦,晚上的点心可丰盛了,每家都拿出最希罕的菜,有腊猪肉,腊田鼠肉,腊鳅干,甚至还有山鸡野味,点心常有十几道菜。
   
    ●种类: 制作工艺 编号:030
    项目名称 米酒的酿制工艺
    传承人 江双妹(阳泽)
    酿酒:红酒其实是本地的特产,其酿制的方法、首先准备一个瓷缸,瓷缸放入按比例的水,然后将糯米蒸熟,冷却到手可摸不烫手,将红粬掺入熟糯米,拌到稍微均匀,然后放入瓷缸发酵,发酵几天都可以喝,但是酒度很低,味道很甜,至少要发酵一个月以后,酒味浓起来,其配制比例:一斗粬、四斗糯米、四斗水、红酒功效很大,煮菜放些红酒味道很香,特别是鱼类、肉类的菜放些酒不仅能去腥味而且特别好吃,其二配药作助剂。
   
    ●种类: 制作工艺  编号:031
    项目名称  捕鱼鱼笼制作工艺
    传承人 江桂生(阳泽)
    工艺流程
    鱼笼:七十年代前抓鱼经常用鱼笼,这种鱼笼用竹篾做成圆形,竹片编成不能太密要会漏水,口大、尾小、鱼笼口随意,可做大可做小,逐渐缩小、编到中部时就要分二层编,一部篾编里层,里层很短,逐渐缩小,大约小到碗口大,篾头聚在一起,鱼只有入不能出,外层编可长些,篾头用绳子捆住,现在没有用这种鱼具。
   
    ●种类: 制作工艺  编号:032
    项目名称  黄花(石)麹馃
    传承人 陈守录(洽历)
    工艺流程
    早春,将从田埂或阴湿地采摘的黄花(石)麹草经剔拣杂草,洗净后,先将水烧浮,放入麹草氽至再次水沸即捞起捣烂。待磨好的早秈米浆连同捣好的麹草例入锅中边煮边搅擦至熟即可起锅,放于菜板上,稍摊开,待至可用手合抱成抟,再摆放于箷仔中,放入锅中蒸至馃抟揉软(约20分钟)即可起锅,成为我市农村独特而纯正的绿色美食了。
   
    ●种类: 制作工艺  编号:033
    项目名称  巧去鸭毛
    传承人 江双妹(阳泽)
    巧去鸭毛:杀鸭前给鸭灌一汤匙酒,杀后用冷水把鸭毛润湿,用少许洗衣粉搓鸭毛,然后再开水烫,去毛时,只能顺着推,不可推倒毛,这样夹在粗毛之间的绒毛一道推尽。
   
    ●种类: 制作工艺  编号:034
    项目名称  商品笋干制作
    传承人 陈立尧(百丈)
    历史沿革
    近百十年来,百丈村民有多种加工制作笋干的方法,延续至今。
    工艺流程
    (一)商品笋(除烟笋外,几乎全部是出售产品):
    1,冬玉兰:“冬至”至“惊蛰”时,选泥缝里黄鼻笋,挖起剥壳,满锅水煮熟,直纹切成三五分厚片,装入焙笼,用木炭文火依次烤干。(注:据说与香菇合焙烤的,吸入了香菇之味,称为“进贡笋’)。
    2、春玉兰:“春分”至“清明’时,选刚出泥皮笋,挖起剥壳,满锅水煮熟;直纹切成圣窖形,小榨轻压去污水,装入焙笼,用木炭文火依次烤干。
    3、白笋干(又名明笋,沙笋),其作法有十条:
    一挖:“清明”至“谷雨”时,视竹林泥土厚薄,泥厚山笋出泥皮五寸至一尺,泥薄山笋出泥皮一尺至尺五,就要及时挖掘(笋短肉厚)。
    二剥:用柴刀向笋的弯背势削开,刀尾向两边撬开笋壳,砍断笋尾,留下笋衣,剥掉笋壳。
    三修:用刀削去笋篼的笋钉,笋篼要切成龙番口,不留葫芦仔,要保持笋身清洁,不粘污泥。
    四“火荣”:把笋装入笋桂锅,灌满清水,热火煮一二个小时,柞锅内水滚泡,笋尾软绵为熟,即应起锅。
    五漂:将熟笋摆入清水池内,放活水入池自然流冲(活水笋质好),清除洗涤污水杂物,当天不断更换上榨。
    六榨;笋洗涤干净后,用笋针从尾至篼打通笋节,不让含水,再顺笋的伏势摆入榨盘,摆一层榨一层,大约要榨半个月上下。
    七洗;“立夏”边要再次把榨里的笋搬到清水池中,用自然流水冲洗荡涤,必须把一切污泥杂物洗净(洗得越净笋干越白)。
    八压:洗干净后再又顺笋的伏势摆入榨盘,一次压榨到原来高度的线上,然后五天七天就要绞一次,不断排除污水,防止生虫,促进笋色透明黄澄。
    九烤:“夏至”边把榨里笋干搬出,装入烤笋焙内,厚底薄面,基层横(倒)摆,中层直(树)摆,上层交错摆,用木炭热火烤干,勤翻勤换,依次取出干的。
    十整:剪齐篼尾,修整分拣,分别列出秀葫、秀尖、秀片、黄标、风尾,间笋(现在叫正睥,付牌,甲尖、乙尖、退把),分别扎捆。
    4,烟笋干:“立夏”边,笋干泥皮不超两尺高,即从泥皮挖起来(不挖入泥下深处),剥壳削钉,满锅水煮熟,切成两半,榨干,用柴烧明火烤干。(这是除白笋干外的第二大宗品种)。
    5、乌笋干:“清明”边笋出泥皮两尺内,挖起剥壳,满锅水煮熟,摆放棚架凉冷,剥去笋衣,用笋针从尾到篼打通笋节,全笋装上焙床架(摆法与白笋干相同),用生柴烧明火烤干
    6、乌笋衣丝:笋煮熟后剥下的笋衣放入竹篮内,用脚踩蹉碎,然后装在焙笼里,用生柴烧明火烤干成烟丝样.
    (二)家方笋(少量出售):
    1、牛角笋:选出泥皮尺余的好笋,挖起剥壳,满水煮至近熟,剥下笋衣,全笋压榨,用柴烧明火烤干。
    2、金丝衣:剥下的笋衣蒸熟后装入竹篮,用脚踩蹉,再以手捂成团,复松散开,用木炭火烤干。
    3、金丝笋;选薄筒长笋,剥壳后加少许柴竹灰,满水煮熟,从笋破口,均匀撕成长丝(笋尾留四分之一不撕开),凉去水分,用柴烧明火烤干。
    (三)家点笋(多为笋乡的笋农主妇加工制造,供佐餐待客之用,别具乡味,但不出售。):
    1,笋干仔:“春分”后选黄泥厚山泥里黄鼻笋,挖起剥壳,砍掉笋尾,用利刀斜削成一分厚的薄片,煮近熟,烤干。再拌米汤煮滚,烤干。复又拌米汤煮滚,烤干。最后用饭甑蒸透,晒干。
    2,笋干:“春分”后选黄泥厚山泥里黄鼻笋,挖起剥壳,用刀切成二三分宽的薄片,加少许食盐煮近熟,烤干。再拌米汤煮滚,晒干。复又拌米汤煮滚,晒干。最后用饭甑蒸透,晒干。
    (四)咸菜笋(多为笋乡的笋农主妇加工制造,供佐餐待客之用,别具乡味,但不出售。)。
    1,笋篼丝:选“清明”前白笋篼,刨成青丝,烀半热,烧干。
    2、浸笋篼:选“清明”前白笋篼,切成小片,烀熟晒干。用纯酒(或加浓笋汤)浸泡,或混豆腐卤浸泡。
    3、笋咸仔:选“谷雨”前短笋,切成大片,加盐煮熟,映干。
    4、腌白笋:选白笋篼切成青片,凉去分水,掺盐加酒糟,用手搓软,去水后塞入罐中,密封倒放。
    5、腌菜笋:选白笋篼切成大片,滚水汤软,凉去水分,加酒糟加盐,混合芥菜塞入罐中,密封倒放。
    6、煮咸笋:选矮肥白笋,划两刀,煮近熟剥笋衣,再加盐复煮干,凉干,塞入瓮内,密封倒放。
    7、笋干介;选厚泥山白笋,切成大片,煮熟,晒半干,复拌米汤煮滚,再又用饭甑蒸透,晒干,塞入罐内,密封倒放。
    8、笋干仔:选白笋篼,横绞切片,煮近熟,晒干,复拌米汤煮滚,晒干。
    9、豆仔笋;选白笋嫩笋篼刨成青丝,烀熟晒干,再拌入烀熟晒干的豆鼓一起浸酒(或蒸熟)。
    10、笋糍:选白笋衣.用饭甑蒸熟,拌入米粉,山粉、酒糟,椿成团,搓成饼,晒干。
    11、藏白笋:选嫩白笋,煮熟(或加少许盐),掰成两半,凉去水分,塞入罐内,密封倒放。
   
    ●种类: 制作工艺  编号:035
    项目名称  竹椅的制作技艺
    传承人 黄国富(西边)
    历史沿革
    建瓯地貌属于丘陵、雨水充沛,竹木资源丰富,竹子是一种多年生长的禾本科木质常绿植物、成材快,表面光滑,自古以来,民间常用来制作各种家具,如竹椅、竹床、竹篮、土箕,现在农村是比较普及。
    工艺流程
    1、选材:生长两三年的,直径为十来公分的毛竹若干条。
    2、下料:锯椅脚,长1.3米,横档40公分,背档70公分,背叉50公分,屁股座位30公分小竹片。
    3、组合:先削竹节,后削篾青,再打洞眼,用火烤一下,进行装配好。钻小洞,用竹钉固定,就成一把竹椅。
    4、上漆、铁砂进行打光、刨花、上油漆就制作完毕。
   
    ●种类: 农业生产习俗  编号:036
    项目名称  笋干生产习俗
    讲述者 陈义友(百丈)
    习俗沿革
    百丈村古名梁边。至今仍有人这样称呼。白梁、陈以来,颖川陈姓在此已传了五,六百年.以清末民初计,当年笋干生产的习俗沿习至今。
    主要内容与形式
    一、择吉而动.进山上厂的时间是西北方向的下方。
    清明前,东南方向的上方山清明后,具体何时仍可作“前三后四”的选择。他们的说法:“好日子,不用求,就是三六九。”三和九是建瓯方言和“生”和“久”的谐音.农民多不识字,有圆满的意思省得求人看通书。
    二、兵发深山.进山做笋几乎要全部搬家。
    1.前期准备。正、二月上厂开笋路,挑笋柴,同时察看检查笋厂设施情况。然后是缺什么补什么,必须保证笋榨、笋锅、灶台、床棚、猪栏、禽舍,准备就绪。
    2.整装待发。上厂前半个月,家里大体有五项事情:
    第一、走亲访友,结算来往帐,协商好与做笋有关的交往;第二、备足包括帮工在内的口粮,以及目鱼、冰糖、糖铁和红酒等补品;第三、买足食盐,整理好衣服和棕衣雨具;第四、补足山锄,柴刀利器等各项用具;第五.商定雇请帮工的人头工资事宜。
    3.整队上山。一概都是男女老少,锅台禽畜大搬家。出发前夜,家庭必有会议,应带什么上山,由谁负责带,长者嘱吩小孩:“上山后不要乱说乱动,乱闹乱骂,靠佛保佑,雅雅式式的去笋厂,清清吉吉的回家门”。走时,青壮年在前面,挑着主要粮食、农具。中间是妇女和小孩,妇女们执着鹅、鸭、兔等零星用品,小孩们兄弟姐妹相顾,抱的抱,牵的牵。断后的是老年人,挑着香火神位,赶着猪牛。最有趣的是家犬猎犬,时跑时吠,有如巡逻兵.各家人众和伙计们浩浩荡荡,有如“衣冠南渡”,进山去。在此之前,正月头就有葛云庵和尚到百丈山拜年,村民们舍给糕棵,和尚回赠每家两张黄纸神票,一张上书“华光天王大帝”,一张书“千里眼、顺风耳”。村民们先把神位供在厅头案头上,上厂时就迎接一张上厂去。
    4.安营扎寨。人群、禽畜、锅台来到了小桥流水、茂林修竹的厂地后,寂静的深山顿时喧闹起来,炊烟袅袅,欢声阵阵,鸡鸣犬吠,此后日夕如此。上厂的头天晚上,要点佛灯,放鞭炮,安家神.吃些肉蛋。喝些红洒.此后,有日日早晚点香的,有三六九或初一十五点香的不等,但凭经济和信仰程度而定。那时深山百厂,锅火大旺,昼夜不停。不过因时值雨季,也十分劳累。于是老者便从安排住宿入手,暗地限制壮年夫妇同床,以防误了生产大事。大家也心领神会,并无怨言。
    5.班师回朝。经过这三、四十天的苦战,“剥去一层皮,掉了几斤肉”。最后胜利地完成了白笋干生产十道工序中的“挖、剥、修、漂、榨、洗”等七道,翻洗复装榨到原位,春天已经流逝.立夏过后,到了稻田大忙.于是略备糕棵酒肉,做个牙福,答谢帮工,点灯鸣炮,告慰神灵.依然择定三六九吉日原队回村.此时青壮年的担子里增加了各种精选的笋中珍品,用以当礼品馈赠亲友,或作家里平常食用。此后,男人们下田耕种,一大堆笋类半成半就留给女人们再去精选、加工,晒烤、浸腌。因此大年笋季的春天,百丈村的妇女也和大忙的秋天一样,“梳个头,上个楼,转个屁股就做昼(午饭)。”忙个不停。
    总之,百丈村每逢大年的白笋生产,是上山时“关门落锁,十室九空”。除了古稀老者、病残之外,几乎找不到人。下山时则“厝前厨后,青草绿葱葱”。田人迹少至,春天的野草已长满了巷口。但即使如此,村民们仍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爱山恋竹,惮于远行。
   
    ●种类:吃闰月饭习俗  编号:037
    项目名称  吃闰月饭
    讲述者 陈则凌(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闰月饭:每5年都有2年闰月,闰月的产生是公历与农历每年差5天。为了调节24个节气,公农历正常平衡而产生5月共2闰。
    到闰月,农村都有办闰月饭的风俗习惯,看亲眷多少,准备桌数。
    一到闰月,父母亲的姐妹们都感到特别高兴。因为平时他们是不会全都相会的,一到闰月她们自然就会全都相聚到一起,兴高采烈地吃一餐团聚饭。在解放前,有经济困难一般都是办一餐便饭即可。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生活不断提高,闰月饭办的都与婚嫁酒席一样,花样多多,兄弟姐妹高兴会聚一餐,所以叫闰月饭。
   
    ●种类:建房习俗  编号:038
    项目名称  建新房上樑
    讲述者 江长安(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上樑是盖新屋的一件大事。一幢新屋落成,就要举行上樑仪式。选好日子、时辰,丈母娘、姐妹要包樑粽壹拼,樑包60只,待上樑时使用。丈母娘还要黄金戒子1只,银镯1付,樑布2条,每条2米,小鸡2头,大公鸡1头,还有大红烛、大鞭炮等。一到吉日时辰,全家人都要换上新衣服,点亮大烛、香芯,把大樑两头用红布包好,披上樑布,全家大小拜樑。拜完毕,泥、木匠发诗,放鞭炮,开始上樑。樑放好后,进行撒原准备好的,竹钉、谷粒、铜钱、全家用毛毯放入谷仓,表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意思,最后有泥木匠开始撒樑粽、樑包,樑下面大人小孩子都来拣。传说小孩吃了会胆大。大家欢天喜地,非常热闹。
   
    ●种类: 建房习俗  编号:039
    项目名称  建新房造新灶
    讲述者 郑邦生(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建新屋,造新灶都是人们的一件非常重视的,造新灶一定要叫人择吉日吉辰。还有准备好“七宝”:禾、豆、谷、麦、芝麻、铜钱、茶茗装在一个杯子里用红布、红线封好,点上红烛香芯,放鞭炮灶座砌好,就要用中间到直把灶造好。
    表示全家人都丰衣足食,烟火不断,好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幸福美满。
   
    ●种类: 三月三乌饭习俗  编号:040
    项目名称  三月三乌饭
    讲述者 张道水(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三月三是农村的一种风俗如似母亲节一样,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女儿就会高兴的买鸡或鸭一头给母亲吃,有的买衣裤或用品送给母亲,这样及加深了母女的深情和爱戴。
   
    ●种类:出殡接香火习俗  编号:041
    项目名称  出殡接香火习俗
    讲述者 江全美(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接香火是农村安葬亡人的一种风俗,表示着代代有传人的意思。农村凡是上辈逝世出葬都要实行接香火,有几个兄弟就要准备几把香火,香火是用干竹子和松茗用稻草捆成一把一把的。接香火就表示有人接代和能丰衣足食的意思。出葬时挑香火是由媳妇的亲人来挑,如父、兄、叔都可以。香火另一头是用小桶装有大米用红纸红线捆好,有筷子四根插成四方中间有一对银镯。
   
    ●种类: 婚丧习俗  编号:042
    项目名称  婚丧“四六八”
    讲述者 江超义(上屯)
    主要内容与形式
    据说,上屯解放初期至九十年代,各家各户抄办各种喜事、丧事,都要宴请亲朋好友,隔壁邻居,要摆上好几桌吃上两三天,正日当天,早餐都吃上四样荤菜、五花肉,主食是白米饭,午或晚正酒餐,吃八大碗菜,另一餐自然是六样,行成例规为“四六八”,每桌人数10人,这一规例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样很浪费,也很麻烦,反映到村委会,1996年经村委会研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并与入村规民约,从此打消了这“四六八”的习俗,改成酒席当餐吃十样菜,菜的花样由自家所定,每桌还是10人,热闹不减。
   
    ●种类:结婚试桶习俗  编号:043
    项目名称  结婚试桶
    讲述者 江智春(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试桶是男方娶媳妇时,一定要挑一个3~5岁上下的男童,媳妇进家,新房布置完备时,就要抱男童到新娘房间,男童把尿拉到新娘陪嫁来的新马桶里面,这就叫试桶,表示着新娘早生贵子。
   
    ●种类:生孩子报喜习俗  编号:044
    项目名称  生孩子报喜
    讲述者 江全姬(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报喜:妊妇产后三日,丈夫将鸡、酒、蛋提到娘家和亲戚家报喜。报我已添丁,你已有外甥孙。娘家和亲戚则回送礼品,如鸡、蛋、骨仔、瓜、腌菜等给产妇作补品、食品做月子。娘家礼品可以全收,亲戚的一般不全收。
   
    ●种类:手印手锤、锁排镣习俗  编号:045
    项目名称  手印手锤、锁排镣
    讲述者 江全姬(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手印手锤、锁排镣:婴儿出生一个月做满月,外婆家来祝贺,贺送手印手锤、锁排镣。手印手锤是把婴儿双手用银镣仔、镯、银铃、银制的四角小盒子戴上,为婴儿成人安分守己、守信用,不做不干净的事,锁排镣是长命锁,锁住生命,长命富贵。
   
    ●种类:除夕、正月初一习俗  编号:046
    项目名称  除夕、正月初一
    讲述者 陈水光(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除夕我们农村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应要做一甑饭留到第二天正月初一吃,表示年年有余粮。
    农历正月初一要吃斋蒸年糕煮蒜煮线面,全家齐食这是表示吃斋是行善,年糕是交心发达,蒜是有计划,线面是长命百岁。
    民俗实物资料 
    相关民俗事象 
   
    ●种类: 除夕习俗  编号:047
    项目名称  爆竹——鞭炮的由来
    讲述者 陈守录(洽历)
    主要内容与形式
    说的是古时代,还未发明鞭炮之时,每逢过年到来,人们为庆祝辛勤劳动一年的丰收喜悦,便上山采伐竹子,一梱一梱的梱好,然后放火燃烧,竹子燃烧后发出声声呯呯爆裂声……。这时候人们相聚一起,欢天喜地的载歌载舞,喝着自己劳动所得酿造的水酒,来庆祝一年来的辛勤劳动,祈望来年更好的收成,合家平安,吉祥如意。
    故有余作春联一首:文曰:爆竹声声除旧岁,红联对对迎新春。
   
    ●种类:华光佛生日习俗  编号:048
    项目名称  华光佛生日
    讲述者 郑义和(富井)
    主要内容与形式
    很久很久以前,展边自然村的祖先们为庆贺当年那天地神灵,菩萨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五谷大好收成,决定在每年的九月二十八日,各家都椿好糍粑,准备好冇蹄、鸭、鱼……到庵、庙拜祭,然后进行聚宴,晚上还请戏班子唱戏、木偶戏表演,正好当天也是华光佛生日,就一并庆贺了。现在的人们只知道九月廿八是华光佛的生日。至今九月廿八日那天,展边自然村热闹无比,有卖吃的、穿的、用的、有电影……各家各户一定会椿好糍粑,备好一至五桌的酒宴,迎接来自各方的亲朋好友来聚贺,据不完全统计九月廿八这一天,整个自然村要吃掉可盖一座房子的钱。
    ●种类:立冬习俗  编号:049
    项目名称  立冬
    讲述者 陈飞平(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立冬是告别金秋,冬天将来临署天慢慢降下,气候变凉。
    一到立冬,我们农村每家都会碾糍吃,买上几个菜,一家人会餐。立冬农作物一般都收获完备归仓,农民庆祝,一来农作都获得丰收及其它经济作物,如柑桔、甘蔗、黄豆等等。希望来年会取得更好收成。
   
    ●种类:立夏包粿习俗  编号:050
    项目名称  立夏包粿
    讲述者 陈名仁(西边)
    习俗沿革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时候。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民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所以年年过立夏,一直流传下来。
    主要内容与形式
    每逢立夏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包粿吃,习俗包粿用笋来包,笋切成小片包入米粿。因为立夏时节,山上的小竹笋,已经出土,鲜嫩可口,人们称笋很多力,土里有的有石头压住,会把石头顶起来,所以人们用笋包粿吃能使人们体壮,双脚有力,投入夏种夏收的大忙季节。
   
    ●种类: 立夏磨粿习俗  编号:051
    项目名称  立夏磨粿
    讲述者 张彩妃(龙峰)
    习俗沿革
    立夏,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主要内容与形式
    每年逢立夏节时,家家户户都会浸米,将米磨好加工成米粿。用笋干加工与韭菜、盐、味精等调料为馅,外用米粿包好,放入蒸笼,用中火蒸20分钟左右包粿即可食用,许多父母将带着自己的男孩子去村尾,有自然生成像水牛的大石头供奉、供奉后,将孩子骑到石牛身上,希望孩子长大后,身体像牛一样壮,力大无比,牛气冲天。
   
    ●种类:立夏习俗  编号:052
    项目名称  立夏习俗
    讲述者 陈家越(阳泽)
    习俗沿革
    立夏是辞去春天,夏天即将来临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温度慢慢增高,雨季将来临,农作物将进入旺盛 季节。
    主要内容与形式
       农村在立夏,家家户户都要春笋、香菇、大米磨浆进行包粿。
       老人家说:“吃包粿要坐大石岩上吃,吃了会特别强壮有力”,这种传说一直流传到今,永没断过。
   
    ●种类:农历七月廿五习俗  编号:053
    项目名称  农历七月廿五
    讲述者 刘开扬(富井) 
    主要内容与形式
    在很久很久以前,到处是不安定,可鲁丰自然村即无灾又无病,又无抢匪等,听鲁丰的祖先说,他们是托了东平王的福星高照。因此为了感谢东平王,决定在农历的七月廿五这天,各家各户备好冇蹄、鸭、鱼……很丰盛的酒菜去庵里祭拜,并把他的塑像各家各户去游行、送福、送吉祥,然后也请戏班子、木偶戏、电影等庆贺,乡亲还一起聚餐,每年大小事都有一位德高望众的人来主持一年一度的七月廿五日。
   
    ●种类:“修惊去邪”风俗   编号:054
    项目名称  “修惊去邪”
    讲述者 江生凤(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修惊”是农村一种迷信的传说,为儿童受惊的一种手段。
    在农村“受惊”是一种很普遍的一件事情,如儿童受惊,晚上大哭、发烧、睡不着觉,这就证明孩子白天受到“惊吓”,就要找会“修惊”的人修一下惊,孩子就会好。
    起初我不信迷信,我孩子几次晚上睡不着,闹夜,不吃不喝,看医生不管用,媳妇找“修惊”人修一下就好了。“修惊”的过程就“修惊”人唱几句,受到“狗、鸡、猪大声叫,震声”等惊统统都不要怕等咒语,然后一些划符烧灰给孩子吃。
   
    ●种类:大年三十风俗  编号:055
    项目名称  大年三十
    讲述者 江双妹(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大年三十:每年大年三十吃过晚餐,房屋每个房间准备一个火笼放木碳,烧着放下茶叶、盐、整个房间都是浓烟,闻起来倒有点香味,据说这样是可以驱除鬼邪,使家人平安、吉祥。
   
    ●种类:二月初二“土地公”生辰日风俗  编号:056
    项目名称  二月初二“土地公”生辰日
    讲述者 江福昌(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种类:七月半祭祖风俗  编号:057
    项目名称  七月半祭祖
    讲述者 江双妹(阳泽)
    主要内容与形式
    七月半每年古历七月初十至十五为去世的祖先、父母等亲人烧纸、是为纪念过世人的节日,初十至十五的烧纸时间是按上代姓氏遗留的时间,到那一天,早晨把祖先的灵牌放在案桌,案桌排放清茶6瓯,酒6瓯,饭6瓯,筷子6双,未折断熟茄子一盘,熟鸡蛋一盘、苹果、西瓜等水果供品,中、晚饭就是鸭、鸡、鱼、肉等人们可吃煮熟菜,供奉祖先大概祭祀到下午4点,把纸钱、银舟、经卷、箱子、提包,现在还有电视、电扇、手机,烧掉后,收拾祖先牌,那些菜就是家人还有出嫁女儿、女婿会送纸钱的亲人聚餐。
   
    ●种类: 医药知识  编号:073
    项目名称  针与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的临床应用
    讲述者  林守培(洽历)
    治疗方法
    针与灸、推拿与按摩、拔火罐、灸
    临床实践应用: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脏腑,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命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以八纲辩证为准则,施以补泻,轻则为补,重则为泻,灸则为补,推拿按摩以达到通经活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按: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的理论,针与灸推拿按摩的手法,使周身气血迅速的以通畅,气血周流,阴阳平衡,从而恢复人体身心的愈病能力。
    临床后患有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等症,用毫针刺入穴位,按位选针,长短不一,按经络取穴,推拿按摩,可达到康复的目的。

 •下一篇:水边看网鱼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