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概况

时间:2004年02月26日 19:16    编辑/作者:佚名   3608

自然概况

第一节 山 脉

  小桥境内山脉、地势、河流,均朝西走向。属中、低山地丘陵地带,以低山丘陵为主。东南北边境山脉簇拥、陡峭。

  东部有与玉山镇交界处的大夫岭(海拔385米),岐头村的虎头林岗(985.6米),芒溪的尾坑峡(926米),折历的座仔震(820米)等, 山脉起伏蜿蜒。

  南部有百丈岩主峰(海拔1385米),向境内伸展。百丈岩东南向的观音岩(1271米),铁炉庵岗(1165米),古竹林岗(1050米),虎头岩(984.4米)等山向境外迪口延伸。

  北部山脉呈起伏状,际上村西南的梨山(海拔870.2米), 向西南伸延与芝城镇接壤。

  东北部上、下西邦自然村的黄栀峰(白沙岭)(海拔900米)、狮子岩(881.2米),分别向东南、东北伸展与东峰镇交界。

  西南山脉低矮互相接壤略呈起伏状,高门村较高的大龙岗(海拔695米),与南雅镇相连。

  西部各山偏低,一般山丘海拔多在400米以下。

 

第二节 水系河流  

 

  小桥镇水利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河流有三条:

  ㈠、小桥溪。又名玉溪、南才溪、南乡溪,源于玉山镇岭后村的大仙岩。汇聚玉山镇境内大部分溪流出洽洋、穿厚岩、过凤山。自东向西流贯小桥境内中部,两岸形成平坦河谷。流经坝头、张墩、小桥、霞抱、阳泽、后塘、普通,出南雅的白沙与建溪汇合,注入闽江,全长71公里。流域面积47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28立方米/秒,平均坡降15‰。在小桥境内支流长度5公里以上的小溪有6条:

  ⑴、坤村溪。芒溪──小桥。东南向西北流向,流经龙峰、蔡坑、龙源、坤村至小桥。河流长度11.3公里,流域面积4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3立方米/秒,平均坡降83.6‰。

  ⑵、大丘溪。虎头林──才岭──小桥。东南向西北流向,流经岐头、福源、铁场、大丘、才岭,与坤村溪汇合,注入小桥溪。河流长度8.25公里,流域面积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45立方米/秒。平均坡降75.2‰。

  ⑶、富井溪。鲁丰──黄塘。东南向西北流向,流经丘墩、展边、富井至黄塘,河流长度6公里,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35立方米/秒,平均坡降46.7‰。

  ⑷、犹慕溪。溢源岭──犹慕。由北向南流向。河流长度7.5公里,流域面积8.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22立方米/秒,平均坡降16‰。

⑸、仙源溪。上际岭──阳泽。由北向南流向。河流长度5.8公里,流域面积8.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22立方米/秒,平均坡降32.3‰。

  ⑹、陈墩溪。上际岭──作口。由东北向西南流向。流经源头、吕墩、陈墩。河流长度6.5公里,流域面积 1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29立方米/秒,平均坡降52.3‰。

  ㈡、百丈溪。号小南乡溪,发源百丈岩。朝西北流向。流经百丈、巨头、新宅、溪边、高门、添富、茂上经南雅镇的梅村,汇入小桥溪。全长22.5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79立方米/秒。平均坡降39.1‰。

  ㈢、沙溪。发源黄栀峰麓。自东南向西北流向,流经西邦、朝阳、陆源、大房、洽历、下庄、禾呈、上屯、庄头、掌文、西焙至东峰镇的溪口,汇入松溪。全长24.25公里,流域面积75.8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1.94立方米/秒,平均坡降18.2‰。

 

第三节 地 质  

 

  小桥镇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系迪口组,麻源组变质岩,其次是第四系残坡积和冲──洪积松散沉积。

  前震旦系迪口组地层,主要分布在小桥附近和北部,由一套片麻岩组成。

  前震旦系麻源组地层,主要分布在小桥南部,由白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组成,局部有斜长角内岩。

  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在小桥西部重阳溪沟两侧,为冲──洪积砂,砂质粘土和砂砾,一般具二元结构。残坡积地层分布较广,主要由碎石、砂土、亚砂土组成。

  火成岩主要分布在小桥东部,有燕山晚期的二长花岗岩,含黑云母花岗岩。

  此外北部零星分布有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麻。

  从农田水文看,小桥镇中部和西部属丘陵水文地质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变质岩和花岩的构造隙、风化裂隙和断裂破碎带内,多为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潜水、断裂脉状承压水。由于地形较缓,易接受降水补给,地下水汇集条件较好,常见泉流量0.03-0.3升/秒。单井涌水量79.49吨/日。东部为低山水文地质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变质岩花岗石的一般构造裂隙断裂破碎带及风化带内,为裂隙潜水及断裂脉状承压水。因地形较陡,地下水排泄条件好,常年性泉点多,且裂隙发育降水易渗入,补给充足,常见泉流量0.022-0.10升/秒。 中部小溪两侧为山间盆地水文地质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上更新统砂砾卵石和泥质砂砾卵石层孔隙中为孔隙水、潜水和承压水。含水层厚 4-6米,水位埋深0.35-6.35米。受降水、小溪水及外围地下水补给,溪沟排泄,单井涌水量172.85吨/日。

  据省地质队勘探,本镇西边村折历自然村三里处发现有钨矿;洽历村境内有石英矿;百丈村清仑尾有铝矿、鱼塘坑有云母矿、后塘有煤矿。都因储量少未开发。

 

第四节  土 壤  

 

  1975年初,在县水土办帮助下,小桥公社进行全面土壤普查,当时共有水田面积37354亩,其分布为洋面田12742亩,占34.1 %, 半洋田8867亩,占23.7%;排田4721亩,占12.6%;山垄田10035亩,占26. 9%;溪州田188亩,占0.5%,河边田801亩,占2.2%。

  (一)水田土壤有乌泥、黄土、烂泥、沙质土、白鲜土、青泥6大类。

  1、乌泥田。乌泥田共13754.5亩,占水田44.5%, 主要分布在平洋地段,村庄附近,平缓坡地和少数山垄田垄口。其土质肥沃,性松软,保肥保水,发苗好。一年多为三熟(两稻一绿肥或油菜、小麦、冬蔬菜),年均亩产800斤以上。

  2、黄土田。黄土田共5410.1亩,占水田31%,主要分布在山坡梯田和山垄中没有冲积水地段,由红黄壤发育形成,耕层浅,有机质偏少,酸性强,肥力低,多严重缺磷,易旱,年均亩产800斤以下。

  3、烂泥田。烂泥田7075.7亩,占水田22.9%,主要分布在山垄,平洋低洼地,少数分布在宽山垄两侧排田脚,常有冷泉。常年积水,土层糜烂,牛耕困难,水、土温低,有机质含量高,但速效养分少,不少田有锈水毒害。

  4、沙质田。沙质田共有2297.8亩,占水田7.4%, 这类田含沙量多,干时松散,泡水产生淀板,保肥保水力差。

  5、青泥田。青泥田共1550亩,占水田5%, 多数是烂泥田干化形成的,底土为深厚青泥层(表土有呈灰棕或黄棕色,多带锈蓝色斑块),地下水影响未排除,冬季底土有亚铁反应,土性较冷,喜热性肥料,返青慢。

  6、白鲜土田。白鲜土田共769亩,占水田2.5%,土质粘量,耕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铁质缺乏,苗返青慢,有坐水田秧现象,土色灰白,耕作困难。

  (二)、土壤主要养份含量

  水田有机质好的15909亩,中等的6110.6亩,缺乏养份的1237亩。

  水田速效甲好的24096亩,中等的5587.2亩,缺乏养份的5189亩。

  水田速效磷好的1288亩,中等的3005亩,缺乏养份的9796亩, 养分甚缺的20744亩。另外,缺磷钾的2645亩, 强酸性的 235 亩, 酸性田21637亩,弱酸性田6458亩。

  亚铁无(一)田9328亩,100PPm(十)田13035亩,200-300PPm( 廿 )4040亩,300PPm以上(卅)田452亩。全磷养分缺的占水田88.3%; 全氮养分多的占水田84.8%。

 

第五节  气 候  

 

  小桥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般年份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冬短夏长,秋温比春温高,一般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无霜期270天以上,一般年降雨量在1650毫米左右。

 •上一篇:目录大纲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