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  业

时间:2004年02月26日 19:33    编辑/作者:佚名   4632

第一节 粮食作物

 一、水稻

    1、水稻种植的发展状况。小桥是水稻主产区。霞阳平洋,被地方志书誉为“建南第一良田美地”。解放前小桥、霞抱、阳泽、后塘、上屯、高门等地大面积种植稻、豆、麦和其他杂粮。1949年耕地面积45276亩,其中水田40106亩,以种植单季稻为主,粮食产量3936吨。

    50年代中期,双季稻间作面积在低海拔地区试种成功并逐渐推广,1957年双季稻间作面积为5778亩。1958年上升到11080亩。1959年保持在万亩以上。

    1960年开始推广双季连作稻,当年种植16814亩。1964 年推广矮杆品种,改稀植为密植,以早代晚,大量种植矮脚南特号、珍珠矮,产量相应提高。

    1971年,13个大队开始种植双季连作稻,面积30943亩,海拔730米的百丈也种植双季稻百余亩,1972年扩种到800亩。此后10年间, 双季稻面积稳定在30000亩上下。由于双季稻面积的迅速扩大,部分山区双季稻常受冷空气袭击,早季增产,晚季欠收。

    1975年11月小桥公社派农技员扬智远等到海南岛学习杂交水稻的繁殖制种。

    1976年在良种场(集厚农科站)开始杂交水稻(四优二号)繁殖、制种并试种。1977年抽调各大队农技中  人到海南岛定点租地制种。此后全社13个大队均建立农科队划出水田制种,共400余亩(包括公社良种场),使全社80 %的双晚种上杂交水稻。1981年后,农村经济体制变革,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单产提高,产量又高于70年代。1985年,引进双早杂交水稻,在9个村(除际上、龙峰、百丈、高门)种植400亩,每亩比常规品种增产50公斤。1986年开始推广早杂优。1986~1996年间,早杂优每年种植面积在15000~21000亩之间,占双早面积的50%以上,加上单、双晚稻80%的杂优,出现了双杂双配套种植,单产提高,粮食产量随之上升。

    1990~1991年间,本乡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农户的粮食生产在完成国家定购、集体提留、留足自用的原则上,根据市场需求改种经济作物,即“粮改经”。粮食种植面积逐年缩减,柑桔、鱼塘、食用菌等用田面积逐年增多。1991年以后,粮食生产立足于提高品质,增加单产,粮食总产稳定在2.3万吨左右。

    5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生产经过单季改双季,高杆改矮杆,稀植改密植,常规品种改杂交水稻等四个阶段改革,优化粮食种植技术;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即以队、组为单位的集体劳动体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起到重要作用。

    2、水稻品种。解放前水稻均为周期长的高杆品种。解放后至50年代中后期,仍沿用高杆老品种,单季早稻品种主要有大早、豆地早,单季晚稻品种主要有片尾早、古田曰、红米仔等。高杆老品种,产量低、 易倒伏, 一般亩产100多公斤。

     60年代,品种不断更新,取得矮杆良种选育和杂交优势利用的两个重大突破,先后引进推广的品种有“陆才号”、“矮脚南特号”、“二九早”、“广介六号”、“鸭子矮”、“珍珠矮”等,亩产达200多公斤。 

     70年代推广的双早品种有:“广解9号”、“二九青”、“青小金”、“溪丰”、“广陆矮”、“珍珠矮”。后期有“红410”、“温选青”、“科京 63-1”。双晚:“691”、“鸭子矮”、“铁大糯”、“白米子”、“四优2号”、“四优6号”、“汕优2号”、“汕优6号”等。 早稻品种引进了既丰产又抗病且适应性强的“红410”、“科京63-1”、“光大白”、“密粒红”等。

    1981~1984年水稻品种除保留70年代的一些优良品种外,先后引进推广的双早有:“红云33”、“71-20”、“75-13”、“7944”等。双晚杂优组合不断更新,如“汕优6号”、“汕优63”,抗病性更强,产量也高。

    1985年,双季早稻引进推广早杂优“威优64”,全乡试种400亩, 早杂优在抗病、丰产上又胜过常规品种。

    1986年引入双早杂优品种“威优77”,该品种全生育期较“威优64”早熟3至5天,使双晚能避过冷空气的袭击。早杂优以该品种为主,一直沿用到1996年。双早常规品种有“119”、“78130”、“528-4”等品种,1994年引入“金早20”。

  双晚除少量粳糯稻常规品种外,其余均为杂优品种。1986~1995年期间推广使用的有“汕优63”、“汕优桂33”、“汕优桂32”、“威优63”、“汕优制西”。1994年市种子公司从四川引入“冈优12”和“冈优22”,并在本镇良种场试种成功,次年在上屯、洽历、富井等地推广。单、双晚粳糯稻品种有“岛中粳”、“台湾糯”、“背磊糯”等。单晚杂优品种有“威优红田谷”、“四优30”及常规品种“矮脚白米子”、“矮脚长竹”等。

    1994年单、双晚品种从武夷山市黄土引入“H-工程稻”,该品种因产量不及杂优,品质又不见好,次年就被农户淘汰。

二、其他粮食作物

   其他粮食作物种植在本地主要有小麦、甘薯(地瓜)、小米、玉米、高粱等。杂粮生产发展在小桥现代历史上曾经历过两个高潮,第一个是1960~1962年自然灾害、粮食奇缺,生活困难,政府发动群众大力开荒,广种杂粮,以补主粮的不足。第二个高潮是70年代,政府号召消灭荒山,到处开山造林,农户利用光山栽种地瓜。其他时期杂粮只作为副食品少面积播种。

    1、小麦。小麦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多。1949年6023亩。 1952 年7021亩。1960年11157亩,总产达45.8万公斤。70年代,双季稻面积不断扩大,小麦面积逐渐缩小,种植面积在3000~4000亩之间,亩产仅30多公斤。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可以凭效益安排农作,种植小麦不如其他农作物合算,且市场外来面粉供应充足,遂停止种植。

    2、甘薯。当地称番薯,主要杂粮之一。人民公社化时期,大部分由生产队集体种植,个人自留地、开荒地也种。每年种植面积3000 亩左右, 产量在150万公斤以上。1977年350万公斤。生产队不包口粮等,常以甘薯等杂粮补充主粮的不足;交缴定购粮可以按预定数量交部分地瓜丝干,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甘薯种植。改革开放后,虽有较多的农户种植甘薯,但总产量逐年减少。人们除把番薯蒸熟作为零食外,基本上用来烤地瓜干或喂猪。

    3、杂粮。本地其他杂粮还有小米(狗尾粟)、薏米(米薏)、荞麦、高粱 (芦粟)、玉米等。80年代以前,小米种植虽广,但产量低,1980 年后基本上无人种植。高粱,在本地只是零星种植,1960~1965年有较大种植,以补主粮的就有糯性和籼性品种之分,70年代还引入杂交高梁,此时产品多作畜禽饲料。玉米在本地种植历史较长,但种植面积不多,多在田头地尾或空闲地里种植,产品用来作副食品。

三、豆类

   豆类品种主要有大豆(黄豆)、青鸽绿、绿豆、甘豆、米豆仔和龙须豆等。大豆品种又分为春大豆与秋大豆,秋大豆又有“青鸽绿”等。在50~60年代,主要种植在田里与小麦、中稻轮作,还有部分种植在山坡上。80年代后,农户一般把大豆种在田埂上,很少在田间和山坡上大面积播种。 1952 年种植面积7021亩,产量22.8万公斤。1957年种植面积6763亩,产量24.8万公斤,为历史最高纪录。70年代种植面积减少到600亩,产量仅5万余公斤。1980年以后又扩种到3000余亩,产量在17.5万公斤左右。1986年后,大豆主要种植在田埂或套种在果园。

 

第二节 农技农艺

    1、育秧。50年代初期,高杆老品种均在水田育长龄大秧。推广双季稻后,早季育秧气候较寒冷,开始采用塑料薄膜育湿润水秧,晚季育水秧,秧田每亩播种200-250公斤,秧龄20-25天。60年代后期推广铲秧、卷秧,育秧周期缩短。1970年3月,由于长时间阴雨低温,烂秧死苗严重, 阳泽大队在建阳地区农业局蹲点农技干部刘钦锐和农科所汪子松的指导下,创造“蒸气温室快速育秧法”。方法是用塑料薄膜搭盖秧室,木板做成秧床架层,泥浆播种,室内放一铁锅装水,挂一温度计,室外用木柴烧火,以锅中蒸汽增温。头两天烧柴使温度上升到35~40度,后逐渐降温,一般经过7个昼夜,秧长达2寸便揭开薄膜晾苗1~2天,即可移植。蒸气温室育秧为保证适时抢插起到积极作用,省内外农村普遍推广使用。此法连续使用3、4年后,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品种的更新,1973年以后早季以旱地育铲秧为主,提倡“2月不播种, 3 月不插秧”。1976年以来,早季又以育湿润秧为主,晚季育水秧。1986年以后,早稻常规品种以育湿润铲秧为主,早稻杂优种以育湿润水秧为主。单、双晚稻均育湿润水秧,大力推广使用多效唑育秧,使单、双晚长秧龄秧苗矮化多蘖。1991年3月,农技站在大丘村办早杂优育秧公司,连片培育早杂优秧苗20多亩,售给该村农户使用。1995年早稻引入旱育秧,在大丘村作试点。1996年早稻又引入用塑料软秧板培育抛秧,在上屯村作试点。这两项育秧新技术均因管理不善暂未取得大面积推广。

    2、合理密植。水稻插秧的行距根据不同品种和土质而定,合理密植能有效地利用阳光,保证基本苗数,使水稻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粒数与粒重协调统一,达到地尽其利,夺取高产的目的。1985年以前,高杆老品种插秧株行距为1×1.2市尺或1.2×1.4市尺,矮杆品种为4×4寸、4×5寸或5×5寸。杂交水稻分蘖力强,行距为6寸。1986年以后,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 各农户据品种、土质及各自的施肥和管理水平采用相应的密植规格,一般早稻常规品种5×5寸或5×6寸,杂优品种6×6寸,单、双晚稻为6×7寸或7×7寸。

    3、施肥。解放前,农田施用粪肥、草木灰、垃圾灰等农家肥花工大,且肥效缓慢。解放初农业用肥仍为农家肥。1953年开始推广使用化学肥料,全区供应硫铵0.55万公斤,做成颗粒状球肥塞蔸。此后化肥用量逐年增加,1957年全区施用化肥8.2万公斤,1965年全社用化肥75万公斤, 施肥方式采用全田撒施法。1970年用化肥105万公斤,平均亩施化肥15公斤。1980年达391万公斤 (包括茶叶生产等用肥)。1985年以后以化肥为主,仅少量秧田用农家肥。 化肥种类逐渐增多,有氮肥(碳酸氢铵、尿素)、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钾肥 (氯化钾)、三元化肥、进口复合肥(N15、P15、K12 ) 、 多元国产复混肥。1996年化肥使用量达10553吨(包括茶果用肥在内)。

   在稻田用肥中值得一提的是绿肥紫云英(又叫红花草)。它套种于晚稻田,作次年早稻基肥用。1964年引进推广种植紫云英778亩,1970~1978 年每年种植15000~18000亩之间,紫云英为改良土壤、增产粮食的重要绿肥。1972年种植面积达19000亩,留种1562亩,每亩产种子10 公斤左右。 1978 年留种面积1126亩,亩产种子15.15公斤,是本镇留种产量最高的一年。80 年代后期紫云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85年又开始种植8000亩。因管理不善效果不明显。

    4、水管。5、60年代稻田用水为自流串灌,肥土流失量大。70 年代开始重视水管,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采用科学管水方法,改串灌为轮灌。注意稻苗的生长规律和根据不同土质放水灌溉,即浅水促分蘖,达到基本苗数或幼穗分化前排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

    1986年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逐年加强和完善,山垅低产田进行人工改造,修造排锈排洪沟,改串灌为轮灌;易旱区修造水库蓄水备灌;缺水区建立电力抽水站,电力机械抽水灌溉。广大农户在实践中摸索积累了一套“看天看地看苗情”的灌溉经验。

    5、植保。水稻病虫在本镇危害较大的有三病六虫,即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负泥虫、稻飞虱、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蓟马虫。

    ①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就其症状又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以叶瘟、稻颈瘟为主,由急性型转慢性型,常发生在早稻全生育期和晚稻后期。年度中发生趋势是早稻重于晚稻,单晚粳、糯稻重于籼稻。一般5月份开始发病,6、7月份病情最重,抽穗前造成塌圈,抽穗后造成死穗。1964年际上因防治不力,稻瘟病严重,造成300亩早稻绝收。1981 年属偏重发生年份,受害面积达500多亩,1986~1996年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②纹枯病:(又名烂脚病)历年来均有发生。分蘖盛期至抽穗成熟期发生为多,影响谷粒饱满。1986年起,开始推广使用井岗霉素,于孕穗至灌浆期喷雾防治2至3次,控制或减轻病情的损失。

    ③白叶枯病:1994年5月阳泽塘下洋早杂优中首次发现此病, 为黄叶型。该病为细菌性侵染病害,由调种途中传入,发病时用叶青双防治。

    ④负泥虫:危害双早分蘖期叶片,历年来本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年发生一代,但易于防治。

    ⑤稻飞虱:有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3种,一年发生4至5代, 主要发生在双早、双晚的中后期。1973、1989和1995年早、晚2季发生较严重。

    ⑥卷叶螟:年发生3至4代。本地未发现越冬虫态和场所,虫源主要是随暴风雨气流从外地迁入,危害水稻中后期叶片,造成谷子瘪粒或不能正常抽穗、扬花而导致严重减产。1988年卷叶螟对早杂优危害面积大,减产较严重。90年初各村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⑦二化螟:年发生4代,伴随三化螟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 尤以早杂优受害突出。该虫低龄幼虫阶段有群集性、多群集危害水稻叶鞘内部嫩组织造成枯鞘,大龄幼虫分株危害,造成枯心、白穗。

    ⑧三化螟:俗称吃心虫,年发生四代,以9 月中旬的四代三化螟危害双晚造成白穗的威胁最大。螟虫以幼虫为害稻苗,前期造成枯鞘、枯心,后期危害造成白穗。1991、1993、1994年双晚生长期间大面积发生,局部地区发生严重,使白穗率达50%以上,有少量的双晚粳糯稻绝收。

    ⑨蓟马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危害单、双晚稻秧田秧苗,造成秧苗叶尖干枯,卷缩发黄。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早年在用药上主要使用土法,民间中一般使用烟草、砒霜、石灰铜等药物,并辅以人工捕捉,冬翻霜冻,灌水溶田,轮作等措施。解放后,50年代开始使用高效化学农药的“六六六”、滴滴涕、西力生等,60年代普遍推广敌百虫、乐果、代森铵等。70年代在使用白僵菌、敌敌畏、稻瘟净、叶蝉散等化学农药。杀虫治病的同时,还推广使用“高压黑光灯”诱杀水稻等虫害。8、90年代主要使用多菌灵、托布津、甲胺磷、敌杀死、 杀螨醇、呋喃丹、井岗霉素、灭扫利等高效农药。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农田基本建设是70~80年代农村历时长、耗工大,成绩卓著的浩大工程。10年中小桥全社共投入41.5万个劳动工日,平整水田面积15960亩, 修建田间机耕路长达14万米。

    1971年秋,按中央、省、地、县有关农田基本建设的文件精神,“农业学大寨”,改造山、田、路,公社下达硬性任务各大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统一安排,一年平整一片,决心利用3年时间完成洋面田改造。 每当秋收一过,各大队按计划确定一片平整田,进行分块、丈量、估工评分,核实工分报酬,再分配给各生产队去完成。生产队有时为了赶进度男女老少齐上阵,晚上加班加点。起初要求小丘改大丘,后要求大规模的规格化土地平整,把小丘田平整成4亩以上的方块田,两列方块田中间修筑一条机耕路。 为了把冷水田对换成洋面田,高门村甚至投入改变河道的工程,开辟新河道,让河水绕着山脚而过,把原来河填平成田。 改田改水的劳动报酬,统一由大队核算从“三金”中摊分支付。


第四节 农业机具


   考古确认早在新石器时期,阳泽一带居住的先民就开始使用石斧、石锛、石纺轮等石器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农业机具也在生产力提高的推动下,不断改进完善。

   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本地农具主要有犁、耙、锄、山锄、水桶、尿桶、灰盆、 旁刀、秧梳、秧挟、镰刀、柴刀、斧头、打谷 皇、打谷梯、风扇、谷筛、打豆坪、谷席、箩筐、谷卷等等。此外有木制水车、龙骨车等提水灌溉机具。

    50年代农业生产用具沿用旧式手工农具(如锄头、燕尾锄头、短五齿耙等),农民耕田除用耕牛犁耙以外,靠人力手工劳动。1956年农业合作社推行双轮双铧犁,平原浅田使用功效好,深泥田、小丘田难以使用。1965年县里分配,上屯大队和公社企业站首次分别购买了一台工农──7 型手扶拖拉机和上海丰收──35型中型拖拉机,用于下田机耕。8、90年代使用的农具有打谷机、 喷雾器、高压喷雾器、插秧三角架及竹制或铁制的人力器具“压子”。

   拖拉机:1965年开始使用拖拉机耕田。70年代中、后期大量发展,均属集体购置。1975年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9台,444马力。1980年175台( 包括机耕船,下同),2518马力。1985年233台,3695马力。1981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中型拖拉机由个人承包,小型手扶拖拉机均为个人私有,多用于搞运输,夏收夏种期间也有少数耕田。用于耕田的农机还有机耕船。因机耕船耕田效果比手扶拖拉机好,深田浅田,早季、晚季均能耕,较受机手、农户欢迎。80年代全镇有机耕船18艘,仅霞抱犹慕自然村个人所有的就有5艘, 除本村耕田外,还到小桥、阳泽、后塘、大丘等村耕田。

   脱粒机和喷雾(粉)器:从1965年开始使用。70年代大量使用,集体劳动时集中作业,专人使用。一般每个生产队有4至5架。1975年有脱粒机1066架,喷雾(粉)器816架,大包干后分户作业,需要量大增, 现已发展至每户拥有脱粒机和喷雾器各一台(部)以上。

     80、90年代初,各种农业机械配备日臻完善,种类繁多。1996年, 小型拖拉机243台,全镇有大中型农用拖拉机一台、小四轮拖拉机24台、耕整机6台、机耕船18艘、农用水泵46台、机动脱粒机4台、机动喷雾(粉)机10部、 饲料粉碎机86台、碾米机89部、磨面机31部、榨油机19部、淀粉加工机8部, 手动喷雾(粉)器4836部、人力打谷机5852部、胶轮手板车5399辆、家用载重汽车13辆。农用车105部,拖拉机、农用机动三轮车61辆、专业拖土机2辆。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