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人家 Shuirj.com
水人家 shuirj.com
风土人情
社会人文
风俗习惯
旅游风光
小桥镇志
青山隐隐
兴东诗集
若邻的诗
诗与远方
友情专栏
乐村图坊
南乡子文集
南乡教苑
南乡文苑
云中漫步
学习园地
谈天说地
健康养生
美图连连
品味国学
身边趣事
本家动态
关于我们
下载
主页
>
风土人情
>
小桥镇志
>
文化篇(97版)
时间:2006年11月30日 20:49 编辑/作者:小桥镇志
14077
第二章 文化
第一节 镇村文化中心
一、镇文化站
1958年初,成立小桥区民办公助文化站,设在小桥村。由县文化馆派专职干部范光林负责。同年,文化站组织成立了“小桥业余文工团”。1959年,举办“小桥十年农业成就展览馆”。1963年起文化站属公社办,有图书室、综合活动室。1964—1966年,“小桥人民公社业余文工团”有队员22人,县里历次调演、汇演均名列前茅。文工团每年集中一段时间排练学习,并参?加县举办的文艺汇演。自编自演,就地取材,自编(赶猪)小演唱节目,参加县、地、省三级汇演,曲谱经修改后作为本省晋京汇报演出节目上京演出,并得到好评。1961~1965年,在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思想指导下,小桥地区业余文艺活动达到高潮,业余演出大型剧目有《赤叶河》、《逛新城》、《芦荡火种》等。1962年古历7月7日小桥庙会,省京剧团、县京剧团曾下乡演出数场,全国四大武生之一的李盛斌上场演出《挑滑车》等传统京剧。机关干部响应周总理号召,集体登台演唱革命歌曲。
1969~1972年,县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到各村,业余文工团增添了一批文艺素质较好的知识青年,组织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配合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进行宣传活动,业余文:艺活动相对活跃。1979年后,县文化馆每年补助文化站360元。1982年底,小桥公社投资30万元,建造一座2044平方米的电影院,1983年9月竣工。同年又投资16万元,建筑一座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文化中心大楼,于1984年春节开放,内设乒乓球室、棋艺室、图书阅览室、业余文化班等,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中心大楼附设托儿所、幼儿园,共有工作人员12人(电影院7人),其中国家干部1人,全民职工1人,乡聘人员10人。
1985年2月,小桥乡文化中心向银行贷款6500元,购买了一套录相设备。文化中心开放以来,除开展日常的群众文化活动之外,在重大的节日,如元旦、国庆、春节等,还组织开展大型的群众性文艺活动租球类、棋艺、自行车、拔河等项目的比赛以及猜谜、游园等活动。
1987年元旦、春节期间文化站与乡团委联合举办了大规模的“迎新春”游园活动,参加人数达千余人。1987年12月全县开展农村文艺汇演,小桥乡荣获汇演团体第三名,其中相声(年节恐惧症)获创作奖、舞蹈(在水一方)获二等奖。1988年"35.一”、“五·四”期间再次联合举办了全乡“百科知识智力竞赛”和拔河、篮球、赛跑等体育比赛,参赛人数500余人。
1988年11月,小桥乡文化中心在全县乡(镇)图书室检查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自1989年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家庭电视机、营业性录像厅迅速发展,电影业受到巨大冲击,因收入不景气,文化站与文化局常联系外地剧团来演出以增加收入。
1991年,乡财政拨款3000元为文化站添置了旋转球、射灯、壁灯,配齐了音响设备,办起了舞厅。
1991年4月,小桥乡党委发出(关于组织开展全乡群众读书活动和创办农民业余夜校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小桥乡读书总社”,乡财政拨款500元为总社购书。全乡12个行政村(除后塘村)成立了读书分社,办社率达92%,入社人数5332人,占总人口的14.3%,存书量13010册,落实购书经费36461.8元,社员入社费1450.48元。当年小桥乡读书社被县政府评为先进读书社。
1992年,乡党委研究决定文化站与经联委对换办公地点,文化站搬迁到经联委旧办公楼,占地面积192平方米,建筑面积576平方米。由于室少,各类活动室由原来的13个减少至2个,仅设图书阅览室、棋艺室,人员编制也由1987年的5人减至2人。撤乡建镇后,由私人承包自筹资金3万余元力、起了第一家个体歌舞厅,占地面积80平方米,舞池面积25平方米。
二、各村俱乐部、文化室
1956年,小桥、霞抱、阳泽、上屯村设有俱乐部,俱乐部都有一间活动室,一个业余“文艺宣传队”,每队20人左右。俱乐部有一批文艺骨干,多在节日期间搞自编自演,文艺宣传演出活动很活跃。1970年,上屯、霞抱、小桥、阳泽、高门、洽历等大队相继组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84年,上屯、霞抱、沶上、阳泽、洽历等村俱乐部设有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电视厅、乒乓球室、象棋室和“青年之家”等。
1987年,霞抱村“青年之家”被团省委授予“优秀青年之家”称号。
1991年4月,西边村折历自然村由周日高牵头,成立了一支4—5人组成的文艺演出队。西边村自筹资金500元,乡财政拨款500元添置了三用机一台、话筒2个、音箱2个。这支演出队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自编自演了小品《封建思想害死人》、《相亲》、《老子与小于》等。演出队参加县第二届群众艺术节汇演荣获第三名。
第二节 民间艺术活动
小桥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多在农闲季节和传统节日或迎神庙会期间进行。近代有以下几种艺术团体和文艺形式:
一、阳泽京剧“子弟班”、
阳泽京剧团1940年初组建,由霞阳镇镇长黎修义和江曰春、江守和、陈家昌、江超和等人联合组办。从上屯请来一位连师傅,后又请来马武、金银武两位师傅传艺。挑选本地14—16岁的男孩28人为演员,后台乐队8人,共36人。抗日战争期间,京剧、曲艺在农村深受人们喜爱。
“子弟班”京剧团按演员体形、技能来定角色,先教小演员练基本功,接着练唱腔和演艺。先排练通俗短戏,边演边教,直到演员能听乐器表演自如时才登台公演全本戏。师傅认真传授,演员努力苦练、精益求精,首次由江宜均、江守亮、方炳忠、刘泉发、陈泽春等在阳泽岐山庵
演出《水淹七军》、《黄鹤楼饮酒》、《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等传统优秀剧目,受到群众好评。从此,演员们的信心倍增,曲艺达到一定水平。邻近乡镇纷纷邀请“子弟班”去演出,“子弟班”还到过建阳、浦城等地剧院上演,每到一处演出都受到盛情款待。
阳泽“子弟班”鼎盛期在1943--1946年,演员正值20岁上下,又在舞台上磨炼了几年,是发挥才华的最好时候,每次演出节目都以唱腔清脆、曲调委婉、表演细腻、形象逼真而扣人心弦。阳泽邻近各村观众都赞“子弟班”不亚于县城剧院的专业戏班。1945年元霄节,“子弟班”应南雅镇邀请,在南雅公演了一个星期,七里八乡的观众总是提早到场满座等看演出。
1948年,镇长黎修义等人宣告解散“子弟班”。
二、霞抱京剧团
霞抱京剧团于1944年初组建,有“后起之秀”的誉称。霞抱京剧团与阳泽子弟班”有过短期的角逐,这两个剧团的演出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霞抱京剧团由张作荣、方逢生合作创办,请温州跑班导演娄华绪传艺,组织小演员22人,经半年时间的日夜排练就正式上演《风仪亭》、《打龙袍》、《武家坡》、《捉放曹》、《大劈棺》等剧目。曾到建瓯各地演出,而以青衣著名。导演认真传艺,演员唱做卖力,不时引起观众鼓掌、喝彩。1948年因戏班生活不安定、管理不善,有的演员辞职而解散。
1956年,恢复霞抱京剧团,在原有演员的基础上又挑选部分青年加入,组成有20多人的“霞抱业余京剧团”。由方振桂、张祖鑫执导,集资1万多元添置服装道具,演出《打金枝》、《墙头记》等古装剧目。1958年,霞抱京剧团的主要演员,参加小桥公社文艺宣传队巡回演出。1966年“文革”破“四IW'时,京剧团的古代服装尽数被焚。其后,霞抱京剧团改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现代京剧《沙家滨》、《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曾到玉山、迪口等地义演。
三、盲艺人说唱
这是本地流行的一种脍炙人口而又通俗易懂的民间方言曲艺,深受群众喜爱。解放前,盲艺人说唱的曲艺多为《劝善文》、《大奶传》、《目莲救母》和古代历史章节故事。说唱时,艺人边唱边打鼓板,有说有唱,吐字清晰,节奏明快,当地人称盲艺人“唱曲仔”。
解放后,盲艺人“唱曲仔”仍不逊色,也为群众所喜爱。“唱曲仔”内容弃旧创新,为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服务,演唱《新婚姻法》、《计划生育好》等。郭步村盲艺人林家灶(又名华婢驴),解放前在“唱曲仔”中颇富艺名,50年代又应邀在县盲人院授徒传艺,还在县广播站演唱,通过广播向全县宣传。
80年代初,影视业的兴起和歌厅、台球活动逐步普及,人们兴趣转移,“唱曲仔”日减。个别盲人热衷于盈利更多的算命、占卦活动,不再学唱曲艺乞讨。
四、吹唢呐
很早以来,小桥、霞抱、阳泽、上屯等比较大的村庄都有唢呐队(俗称吹手帮),每每出入在红白事场,唢呐队一般是3—5人,分大小唢呐、锲、锣、鼓等。喜庆场合唱乐调,丧事场唱悲调,声音悲怆、催人泪下。
五、舞龙灯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屯村就有在春节、元宵节开展民间传境舞龙灯活动的文字记载,以龙给人们道吉贺样。
上屯舞龙队有它独特壮观的场面,龙灯出场前,先由村民拿着各式各样的彩灯循环游动,慢慢围成一个大圈,接着5个撑着各色大鱼灯的“艺人”到圈内表演鱼出海。此时,将龙灯舞入—圈内,开始耍“单龙戏珠”,随着五光十色的龙灯在舞动,在旋转,四周到处闪烁着艳丽的光芒,块人人们眼帘的龙身在忽高忽低地翻腾,颇有蚊龙出海之势。
舞龙灯活动资金由村民自筹,参加节日舞龙活动的成员来自各自然村,舞龙灯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文化大革命期间舞龙活动停止,80年代舞龙才得到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屯村、小桥村每年春节或元宵都有开展舞龙活动,祝贺年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有时还为邻村舞龙,增添喜庆节日的热闹气氛。90年代,上屯舞龙队每年都代表小桥镇参加市里举办的春节舞龙比赛活动。
六、舞烛桥(木板桥)
大的乡村,正月初五或十五日是舞龙灯,象龙峰等小村庄正月初三一初五日舞烛桥,也很热闹。烛桥板25块安插上25根棍,25人每人用棍托着一块板,每块板上头、尾各插上大蜡烛,烛桥舞到各户大门口过,都放鸣炮欢迎表示吉利,有的年头小村烛桥也舞到大村,各户也放鸣炮欢迎。文革以后,开展得比较少。,
七、木偶线戏(本地人称“抽傀儡”)
木偶线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民国初至解放初期,逢庙会之期或村民办喜庆好事,兴抽傀儡戏求吉利、图热闹。抽线戏师傅江宜均(阳泽人)运用木偶表演,技艺精湛。他操纵线戏多年,既抽线变化傀儡动作,又作唱腔说自来表现剧中人的思想性格,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他演出的《天官赐福》、《包公下陈州》、《满园春》、《薛仁贵征东》、《净清园奇中奇》、《闹天宫》等节目,深受村民喜爱。
木偶戏团人员少,一般前三后二,前台抽线操纵木偶,后台配乐,各有分工,1人包打鼓板(打击乐),1人吹奏管弦乐,武打戏配乐少,武技动作多,后台可抽1人帮前台掌抽线,使繁杂的武打动作形象逼真地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农村文艺活动的费用,自古至今多队“罚”字来。许多村庄立村规民约,凡违反了村规民约(诸如盗砍风水林、破坏水利、毁人坟墓等),就罚他出钱抽线戏,请戏班,放电影等,有一定的警世告戒作用。
第四节 电影
电影放映始于1958年,当时县成立电影放映队,小桥公社购置一架10毫米放映机,属第二放映队。放映员轮流到各大队放映黑白电影,每月各大队可以放映2次以上,有时较大的自然村也可以争取到放映电影的机会。放映地,点一般是在村内空坪,因陋就简,挂上银幕,架上放映机,即可操作。村民自带凳子免费看电影,观众中,特别是小孩,对看电影欣喜若狂,晚饭前就已在放映场上排好凳子,占好位置,邻近自然村的村民也赶早纷纷到来。
1973年,公社成立电影站,有一架16毫米放映机,分别在社直企事业单位放映。1974年,各大队购置一架8.75毫米放映机,在本大队范围内务自然村轮流放映,每个自然村每月至少可以看到2--3次电影。
80年代初,电影业发展达到鼎盛时期。1983年春节,公社电影院竣工开业,使用35毫米机放映黑白和彩色宽银幕电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同年阳泽大队新建电影院(是当时全县大队级最大的影院),两家电影院放映座票率都很高,经济效益也很好。1984年放映(少林寺),每场座无虚席,创下2天放映11场的最高纪录。
80年代后期,电影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电影业由过去的行政管理转为市场管理。由于电视的普及,电影业受到极大的冲击,各村电影放映队停业,营业额逐年下降,电影业面临危机。1991年以后,闭路电视的推广,电影上座率更少,电影业出现负效益。阳泽电影院子1994年停业。镇所在地电影院也只是一年中偶尔放映几次电影。
1995年12月27日,扛泽民主席在北京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各级政府开始重视电影工作。小桥镇党委、政府把电影放映,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政治任务下达到各村、各学校。这种政策倾斜,给电影业带来了新起色。“露天影院”又在本镇重新兴起。
第五节 文化市场
小桥的文化市场是在70年代中期才形成一定的规模,当时全社各大队都购置了8.75毫米电影机;配备专(兼)职放映员,轮流到各自然村免费放映电影,各大队90%的自然村都开通有线广播,电影、广播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支点。1985年,全乡有小桥、阳泽两家营业性电影院,其他各村都分别有一个电影放映点,影院座票率高,营业效益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电视的逐步普及,电影业开始滑坡。人们的娱乐消费受到“摊子文学”的影响,很多青年入迷恋于志怪言情和武侠小说等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反映武打和恋情的录像音响与图书曾一度成为本地文化市场的热门。1989年,全乡有售书店1家,有借书店13家,藏书量达一万册以上。继小桥供销社开办第一家营业性录像厅后,阳泽、霞抱、上屯等村先后开设了6家个体录像厅。录像放映吸引了很多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放录像生意很火爆。但是,录像厅的黄金时期很短,只保持了一、二年时间。90年代初,随着闭路电视网络在本乡的建立、健全和其他文化消费活动的兴起,录像厅很快就失去了观众。人们开始热衷于打桌球、唱歌、跳舞、滑旱冰等娱乐活动。1993年,除镇政府机关和镇直单位内部设卡拉OK歌舞厅外,营业性卡拉OK舞厅有2家,1997年,卡拉OK舞厅发展到4家,桌球14台,滑冰场l家,借书店2家,游戏机2台,影剧院1座。
•上一篇:
【同题十三】长相思(两首)
•下一篇:
南乡教苑第45期
我有话说
姓名:
内容:
发布评论
卫星地图看小桥(续)
第三章 林 业
第八章 水利、电力
第十章 商 业
第四章 竹 业
[小桥镇志]
40年前一场震惊八闽的死亡线上的战斗
[小桥镇志]
[小桥]小桥镇今昔(选自镇志)
[小桥镇志]
第十五章 村镇建设
[小桥镇志]
第十四章 邮 电
[小桥镇志]
第十三章 交 通
[小桥镇志]
第十二章 财税金融
[小桥镇志]
第十一章 粮油购销
[小桥镇志]
第十章 商 业
[小桥镇志]
第九章 企 业
[小桥镇志]
第八章 水利、电力
文化篇(97版)
时间:2006年11月30日 20:49 编辑/作者:小桥镇志 14077
第一节 镇村文化中心
一、镇文化站
1958年初,成立小桥区民办公助文化站,设在小桥村。由县文化馆派专职干部范光林负责。同年,文化站组织成立了“小桥业余文工团”。1959年,举办“小桥十年农业成就展览馆”。1963年起文化站属公社办,有图书室、综合活动室。1964—1966年,“小桥人民公社业余文工团”有队员22人,县里历次调演、汇演均名列前茅。文工团每年集中一段时间排练学习,并参?加县举办的文艺汇演。自编自演,就地取材,自编(赶猪)小演唱节目,参加县、地、省三级汇演,曲谱经修改后作为本省晋京汇报演出节目上京演出,并得到好评。1961~1965年,在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思想指导下,小桥地区业余文艺活动达到高潮,业余演出大型剧目有《赤叶河》、《逛新城》、《芦荡火种》等。1962年古历7月7日小桥庙会,省京剧团、县京剧团曾下乡演出数场,全国四大武生之一的李盛斌上场演出《挑滑车》等传统京剧。机关干部响应周总理号召,集体登台演唱革命歌曲。
1969~1972年,县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到各村,业余文工团增添了一批文艺素质较好的知识青年,组织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配合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进行宣传活动,业余文:艺活动相对活跃。1979年后,县文化馆每年补助文化站360元。1982年底,小桥公社投资30万元,建造一座2044平方米的电影院,1983年9月竣工。同年又投资16万元,建筑一座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文化中心大楼,于1984年春节开放,内设乒乓球室、棋艺室、图书阅览室、业余文化班等,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中心大楼附设托儿所、幼儿园,共有工作人员12人(电影院7人),其中国家干部1人,全民职工1人,乡聘人员10人。
1985年2月,小桥乡文化中心向银行贷款6500元,购买了一套录相设备。文化中心开放以来,除开展日常的群众文化活动之外,在重大的节日,如元旦、国庆、春节等,还组织开展大型的群众性文艺活动租球类、棋艺、自行车、拔河等项目的比赛以及猜谜、游园等活动。
1987年元旦、春节期间文化站与乡团委联合举办了大规模的“迎新春”游园活动,参加人数达千余人。1987年12月全县开展农村文艺汇演,小桥乡荣获汇演团体第三名,其中相声(年节恐惧症)获创作奖、舞蹈(在水一方)获二等奖。1988年"35.一”、“五·四”期间再次联合举办了全乡“百科知识智力竞赛”和拔河、篮球、赛跑等体育比赛,参赛人数500余人。
1988年11月,小桥乡文化中心在全县乡(镇)图书室检查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自1989年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家庭电视机、营业性录像厅迅速发展,电影业受到巨大冲击,因收入不景气,文化站与文化局常联系外地剧团来演出以增加收入。
1991年,乡财政拨款3000元为文化站添置了旋转球、射灯、壁灯,配齐了音响设备,办起了舞厅。
1991年4月,小桥乡党委发出(关于组织开展全乡群众读书活动和创办农民业余夜校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小桥乡读书总社”,乡财政拨款500元为总社购书。全乡12个行政村(除后塘村)成立了读书分社,办社率达92%,入社人数5332人,占总人口的14.3%,存书量13010册,落实购书经费36461.8元,社员入社费1450.48元。当年小桥乡读书社被县政府评为先进读书社。
1992年,乡党委研究决定文化站与经联委对换办公地点,文化站搬迁到经联委旧办公楼,占地面积192平方米,建筑面积576平方米。由于室少,各类活动室由原来的13个减少至2个,仅设图书阅览室、棋艺室,人员编制也由1987年的5人减至2人。撤乡建镇后,由私人承包自筹资金3万余元力、起了第一家个体歌舞厅,占地面积80平方米,舞池面积25平方米。
二、各村俱乐部、文化室
1956年,小桥、霞抱、阳泽、上屯村设有俱乐部,俱乐部都有一间活动室,一个业余“文艺宣传队”,每队20人左右。俱乐部有一批文艺骨干,多在节日期间搞自编自演,文艺宣传演出活动很活跃。1970年,上屯、霞抱、小桥、阳泽、高门、洽历等大队相继组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84年,上屯、霞抱、沶上、阳泽、洽历等村俱乐部设有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电视厅、乒乓球室、象棋室和“青年之家”等。
1987年,霞抱村“青年之家”被团省委授予“优秀青年之家”称号。
1991年4月,西边村折历自然村由周日高牵头,成立了一支4—5人组成的文艺演出队。西边村自筹资金500元,乡财政拨款500元添置了三用机一台、话筒2个、音箱2个。这支演出队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自编自演了小品《封建思想害死人》、《相亲》、《老子与小于》等。演出队参加县第二届群众艺术节汇演荣获第三名。
第二节 民间艺术活动
小桥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多在农闲季节和传统节日或迎神庙会期间进行。近代有以下几种艺术团体和文艺形式:
一、阳泽京剧“子弟班”、
阳泽京剧团1940年初组建,由霞阳镇镇长黎修义和江曰春、江守和、陈家昌、江超和等人联合组办。从上屯请来一位连师傅,后又请来马武、金银武两位师傅传艺。挑选本地14—16岁的男孩28人为演员,后台乐队8人,共36人。抗日战争期间,京剧、曲艺在农村深受人们喜爱。
“子弟班”京剧团按演员体形、技能来定角色,先教小演员练基本功,接着练唱腔和演艺。先排练通俗短戏,边演边教,直到演员能听乐器表演自如时才登台公演全本戏。师傅认真传授,演员努力苦练、精益求精,首次由江宜均、江守亮、方炳忠、刘泉发、陈泽春等在阳泽岐山庵
演出《水淹七军》、《黄鹤楼饮酒》、《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等传统优秀剧目,受到群众好评。从此,演员们的信心倍增,曲艺达到一定水平。邻近乡镇纷纷邀请“子弟班”去演出,“子弟班”还到过建阳、浦城等地剧院上演,每到一处演出都受到盛情款待。
阳泽“子弟班”鼎盛期在1943--1946年,演员正值20岁上下,又在舞台上磨炼了几年,是发挥才华的最好时候,每次演出节目都以唱腔清脆、曲调委婉、表演细腻、形象逼真而扣人心弦。阳泽邻近各村观众都赞“子弟班”不亚于县城剧院的专业戏班。1945年元霄节,“子弟班”应南雅镇邀请,在南雅公演了一个星期,七里八乡的观众总是提早到场满座等看演出。
1948年,镇长黎修义等人宣告解散“子弟班”。
二、霞抱京剧团
霞抱京剧团于1944年初组建,有“后起之秀”的誉称。霞抱京剧团与阳泽子弟班”有过短期的角逐,这两个剧团的演出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霞抱京剧团由张作荣、方逢生合作创办,请温州跑班导演娄华绪传艺,组织小演员22人,经半年时间的日夜排练就正式上演《风仪亭》、《打龙袍》、《武家坡》、《捉放曹》、《大劈棺》等剧目。曾到建瓯各地演出,而以青衣著名。导演认真传艺,演员唱做卖力,不时引起观众鼓掌、喝彩。1948年因戏班生活不安定、管理不善,有的演员辞职而解散。
1956年,恢复霞抱京剧团,在原有演员的基础上又挑选部分青年加入,组成有20多人的“霞抱业余京剧团”。由方振桂、张祖鑫执导,集资1万多元添置服装道具,演出《打金枝》、《墙头记》等古装剧目。1958年,霞抱京剧团的主要演员,参加小桥公社文艺宣传队巡回演出。1966年“文革”破“四IW'时,京剧团的古代服装尽数被焚。其后,霞抱京剧团改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现代京剧《沙家滨》、《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曾到玉山、迪口等地义演。
三、盲艺人说唱
这是本地流行的一种脍炙人口而又通俗易懂的民间方言曲艺,深受群众喜爱。解放前,盲艺人说唱的曲艺多为《劝善文》、《大奶传》、《目莲救母》和古代历史章节故事。说唱时,艺人边唱边打鼓板,有说有唱,吐字清晰,节奏明快,当地人称盲艺人“唱曲仔”。
解放后,盲艺人“唱曲仔”仍不逊色,也为群众所喜爱。“唱曲仔”内容弃旧创新,为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服务,演唱《新婚姻法》、《计划生育好》等。郭步村盲艺人林家灶(又名华婢驴),解放前在“唱曲仔”中颇富艺名,50年代又应邀在县盲人院授徒传艺,还在县广播站演唱,通过广播向全县宣传。
80年代初,影视业的兴起和歌厅、台球活动逐步普及,人们兴趣转移,“唱曲仔”日减。个别盲人热衷于盈利更多的算命、占卦活动,不再学唱曲艺乞讨。
四、吹唢呐
很早以来,小桥、霞抱、阳泽、上屯等比较大的村庄都有唢呐队(俗称吹手帮),每每出入在红白事场,唢呐队一般是3—5人,分大小唢呐、锲、锣、鼓等。喜庆场合唱乐调,丧事场唱悲调,声音悲怆、催人泪下。
五、舞龙灯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屯村就有在春节、元宵节开展民间传境舞龙灯活动的文字记载,以龙给人们道吉贺样。
上屯舞龙队有它独特壮观的场面,龙灯出场前,先由村民拿着各式各样的彩灯循环游动,慢慢围成一个大圈,接着5个撑着各色大鱼灯的“艺人”到圈内表演鱼出海。此时,将龙灯舞入—圈内,开始耍“单龙戏珠”,随着五光十色的龙灯在舞动,在旋转,四周到处闪烁着艳丽的光芒,块人人们眼帘的龙身在忽高忽低地翻腾,颇有蚊龙出海之势。
舞龙灯活动资金由村民自筹,参加节日舞龙活动的成员来自各自然村,舞龙灯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文化大革命期间舞龙活动停止,80年代舞龙才得到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屯村、小桥村每年春节或元宵都有开展舞龙活动,祝贺年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有时还为邻村舞龙,增添喜庆节日的热闹气氛。90年代,上屯舞龙队每年都代表小桥镇参加市里举办的春节舞龙比赛活动。
六、舞烛桥(木板桥)
大的乡村,正月初五或十五日是舞龙灯,象龙峰等小村庄正月初三一初五日舞烛桥,也很热闹。烛桥板25块安插上25根棍,25人每人用棍托着一块板,每块板上头、尾各插上大蜡烛,烛桥舞到各户大门口过,都放鸣炮欢迎表示吉利,有的年头小村烛桥也舞到大村,各户也放鸣炮欢迎。文革以后,开展得比较少。,
七、木偶线戏(本地人称“抽傀儡”)
木偶线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民国初至解放初期,逢庙会之期或村民办喜庆好事,兴抽傀儡戏求吉利、图热闹。抽线戏师傅江宜均(阳泽人)运用木偶表演,技艺精湛。他操纵线戏多年,既抽线变化傀儡动作,又作唱腔说自来表现剧中人的思想性格,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他演出的《天官赐福》、《包公下陈州》、《满园春》、《薛仁贵征东》、《净清园奇中奇》、《闹天宫》等节目,深受村民喜爱。
木偶戏团人员少,一般前三后二,前台抽线操纵木偶,后台配乐,各有分工,1人包打鼓板(打击乐),1人吹奏管弦乐,武打戏配乐少,武技动作多,后台可抽1人帮前台掌抽线,使繁杂的武打动作形象逼真地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农村文艺活动的费用,自古至今多队“罚”字来。许多村庄立村规民约,凡违反了村规民约(诸如盗砍风水林、破坏水利、毁人坟墓等),就罚他出钱抽线戏,请戏班,放电影等,有一定的警世告戒作用。
第四节 电影
电影放映始于1958年,当时县成立电影放映队,小桥公社购置一架10毫米放映机,属第二放映队。放映员轮流到各大队放映黑白电影,每月各大队可以放映2次以上,有时较大的自然村也可以争取到放映电影的机会。放映地,点一般是在村内空坪,因陋就简,挂上银幕,架上放映机,即可操作。村民自带凳子免费看电影,观众中,特别是小孩,对看电影欣喜若狂,晚饭前就已在放映场上排好凳子,占好位置,邻近自然村的村民也赶早纷纷到来。
1973年,公社成立电影站,有一架16毫米放映机,分别在社直企事业单位放映。1974年,各大队购置一架8.75毫米放映机,在本大队范围内务自然村轮流放映,每个自然村每月至少可以看到2--3次电影。
80年代初,电影业发展达到鼎盛时期。1983年春节,公社电影院竣工开业,使用35毫米机放映黑白和彩色宽银幕电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同年阳泽大队新建电影院(是当时全县大队级最大的影院),两家电影院放映座票率都很高,经济效益也很好。1984年放映(少林寺),每场座无虚席,创下2天放映11场的最高纪录。
80年代后期,电影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电影业由过去的行政管理转为市场管理。由于电视的普及,电影业受到极大的冲击,各村电影放映队停业,营业额逐年下降,电影业面临危机。1991年以后,闭路电视的推广,电影上座率更少,电影业出现负效益。阳泽电影院子1994年停业。镇所在地电影院也只是一年中偶尔放映几次电影。
1995年12月27日,扛泽民主席在北京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各级政府开始重视电影工作。小桥镇党委、政府把电影放映,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政治任务下达到各村、各学校。这种政策倾斜,给电影业带来了新起色。“露天影院”又在本镇重新兴起。
第五节 文化市场
小桥的文化市场是在70年代中期才形成一定的规模,当时全社各大队都购置了8.75毫米电影机;配备专(兼)职放映员,轮流到各自然村免费放映电影,各大队90%的自然村都开通有线广播,电影、广播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支点。1985年,全乡有小桥、阳泽两家营业性电影院,其他各村都分别有一个电影放映点,影院座票率高,营业效益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电视的逐步普及,电影业开始滑坡。人们的娱乐消费受到“摊子文学”的影响,很多青年入迷恋于志怪言情和武侠小说等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反映武打和恋情的录像音响与图书曾一度成为本地文化市场的热门。1989年,全乡有售书店1家,有借书店13家,藏书量达一万册以上。继小桥供销社开办第一家营业性录像厅后,阳泽、霞抱、上屯等村先后开设了6家个体录像厅。录像放映吸引了很多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放录像生意很火爆。但是,录像厅的黄金时期很短,只保持了一、二年时间。90年代初,随着闭路电视网络在本乡的建立、健全和其他文化消费活动的兴起,录像厅很快就失去了观众。人们开始热衷于打桌球、唱歌、跳舞、滑旱冰等娱乐活动。1993年,除镇政府机关和镇直单位内部设卡拉OK歌舞厅外,营业性卡拉OK舞厅有2家,1997年,卡拉OK舞厅发展到4家,桌球14台,滑冰场l家,借书店2家,游戏机2台,影剧院1座。